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与户籍脱钩让公共服务公正公平
时间:2012-07-20 09:55:1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赵志疆 
    国务院新闻办7月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胡祖才介绍《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有关情况。胡祖才在发布会上表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底线”,由政府负最终责任,将来基本公共服务要跟户口、户籍地逐步分离,基本公共服务要成为群众的基本权益。(7月19日中国政府网)

    作为政府责任的体现,基本公共服务原本应该无差别供给,然而,依附于户籍管理体制的配给方式,使得一座城市划分出泾渭分明的两种群体——教育、医疗、就业、保险……几乎所有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都因户籍的不同而被区别对待。承载了太多附加功能的户口本,也不仅仅是一种身份的体现,更是一种资源享有权的确认。基于此,越来越多的人寄希望于凭借一纸户口改变今后的命运。户口买卖明码标价,为了得到户口不惜忍受不喜欢的工作,甚至以婚姻幸福为代价。大城市户口含金量越来越高,主要是因为它附带太多的公共服务和福利待遇。

    户籍制度的基本功能是证明公民身份、提供人口资料以及方便社会治安管理。确立于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二元结构”户籍管理体制,曾经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划地而居”的户籍管理日渐成为阻碍人口自由流动的障碍,同时也造就了太多福利待遇的不公——令人痛心的“同命不同价”、屡禁不止的“高考移民”……哪一项不是因一纸附加了太多利益和功能的户口而起?外来人口同样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因为出生地的差异而拒绝与他们共同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显然有失社会公平。

    制度设计的公正与公平,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改革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二元户籍制度日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尽管早在1998年7月底,国务院就出台了旨在改革“二元结构”户籍体制的新的户口管理政策,时至今日,国内户籍改革总体进展依然缓慢,改革目标也远未实现。究其原因,附加于户口之中的各项福利待遇很难被一一剥离。在此背景下,尽管上海、广东等地区都在尝试以“积分入户”为主的户籍改革,但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道理其实很简单,在公共服务水平地区差异明显的背景下,完全放开户籍管理,显然是一座城市难以承受之重,而只要仍然存有一定的“门槛”,则几乎不可避免要受到公平性的质疑。

    如果说全盘改革户籍制度一时难以实现,那么,逐渐剥离户籍制度所附加的各项福利待遇就不失为一项有效的措施。如果基本公共服务可以实现不分户籍的平等供给,而不是依靠户口划定的身份获取,那么户口本身的含金量将大大降低,户籍改革的阻力也将大大减小。如此一来,不仅户籍制度改革难题求解有望,同时也有助于解决由此派生出的各种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只有在摆脱户籍限制之后,基本公共服务才更加实至名归。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