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县仅是一个缩影。截至2011年底,成都城镇化率达67%。相比2006年,提高5.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逾1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列。
作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主体,老百姓的积极性来自哪里?放眼成片的城乡新居、细察城乡居民的生活、感受崭新的风貌,答案徐徐展开。
新家园:人是建筑的主人
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散落的村居聚集起来,产业发展的空间腾挪出来,现代化设施齐备、公共服务配套完善的新型社区成为农民的新家园。
步入都江堰天马镇金陵花园新型社区,一幅美景展现眼前——幢幢小别墅矗立小径两旁,房屋前后的木栅栏里种着花草或蔬菜,潺潺流水从社区蜿蜒而过。社区里,医院、通信服务站、超市、派出所、幼儿园一应俱全。目前,金陵花园安置农户183户、553人。
来到村民周计花家时,64岁的周计花正和社区里的老人坐在屋前闲聊。推门而入,客厅里是崭新的沙发、茶几、电视;厨房里是全套橱柜、新款抽油烟机。周计花说:“水、电、气、光纤都通了,我们过的是城里人都羡慕的日子,房子漂亮,空气新鲜,吃的是自己种的蔬菜。”
新家园是一个人与产业、人与环境共生共融的有机体。“现在才晓得啥叫‘人是建筑的主人’。”都江堰市壹街区问道西路45号洪桐园内的居民彭生秀说:“居住、购物、休闲、文化娱乐等都在小区内,非常方便。”占地约1平方公里的壹街区,配套建设了图书馆、文化馆、工人文化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大型超市、小学、停车楼等近10万平方米公共设施。
新生活:住在农村生活很城市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有效解决城乡二元制结构明显带来的矛盾,让农民的生活翻开崭新一页。
就业方式的转变最为明显。
在郫县安德镇,有1.8万劳动力实现就业转移,其中8900人进入园区或城镇就业。每天早晨,家住安德镇平乐村9组的宋书学骑着摩托车到邻近的泉水村“上班”:当蔬菜基地的技术指导。宋书学是当地知名的种菜能手,她觉得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比自己种菜轻松,且还能学技术,和农业专家交流。宋书学说:“泉水村五六十岁的老人,在基地打工每月可挣一千七八。年轻人进豆瓣厂,每月能挣2000余元,还有每年的土地保底收入。”
近年来,成都市通过确实权、颁铁证,让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要素能按相应规则自由流动,农民不用拴在土地上,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速排在前两位,分别增长39.4%和38.4%。
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安德镇以川菜产业园区为 “两化”互动、产城一体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已建成2.4平方公里工业新城,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加。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4年的3978元增加到2011年的1138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5∶1缩小到1.93∶1。
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同时,基本公共服务也不断向均等化迈进。
6月14日,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68岁的张经吉领到6月份养老金313元。张经吉说:“当了一辈子农民,做梦都没想到可以像城里人一样领‘退休工资’。”
早在2008年,成都已实现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统一、待遇一致;2010年,成都建起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轨;截至2011年底,实现养老医疗保险体系城乡全覆盖……率先建起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通过“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成都逐步实现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化等城乡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全覆盖,形成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新风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大跃升
崭新的生活,孕育出新的风尚。
走进泉水村二组村民王昌琼家,写着“可回收”、“不可回收”的两个垃圾桶映入眼帘,“村里实行垃圾分类处理,不仅每家每户有两个垃圾桶,院落里的大垃圾桶也是两种。”王昌琼介绍,今年2月,村里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刚开始大家不习惯,可现在都知道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物是可回收垃圾。
作为管理46户人家的院落长,王昌琼发现,抽叶子烟的大爷不随处敲烟杆儿、吐口水了……
更深刻的变革正在进行。政府大踏步从民间事务中撤出,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探索建立新型基层治理机制,不仅为老百姓自主决策留下空间,也为整个社会创造出和谐氛围。
以都江堰市鹤鸣村为例,村支书刘文祥告诉记者,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后,村里先后召开村组会17次、院坝会154次,反复研究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房建设问题。讨论后,大家决定成立村(社区)议事会、监事会。
通过村民议事,鹤鸣村在确权颁证路径方面,探索出“九步工作方法”。此后,在灾后恢复重建中,重建方式、重建选址、户型设计、工程监理、土地流转等诸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均上议事会讨论。
2008年,不仅鹤鸣村,邛崃市油榨乡马岩村、双流县兴隆镇瓦窑村也成立了村民议事会。同年7月,成都市推广村民议事会机制,包括此内容在内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随后被列入统筹城乡四大基础工程之一。
“现在工作起来很轻松。”都江堰市向峨乡鹿池社区支部书记邹小林告诉记者,因为有村民议事会,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宜全部由议事会民主决策。
矛盾少了、扯皮少了,与新型社区相适应的新风尚在社区洋溢。
2010年6月,208户居民搬进鹿池社区。随后,一场按“群众参与、自治自管、共建共享”原则开展的共同管理好新社区的实践开展起来。“安全、卫生等都由村民自己负责。”鹿池社区3组吴舟群介绍,自己每月1日至2日负责清扫门前的路面,运送楼栋垃圾,每月13日晚负责治安巡逻,“大家轮流打扫、值班,谁也没意见。”
类似的例子不少。天马镇金陵花园社区内,不时可看到“十要十不要”的标牌——“要讲究卫生,不要乱扔垃圾……要自强自救,不要等靠要……”;龙泉驿区蒲草村通过选举产生议事会,并成立群团工作委员会、农业合作联合社、公共服务中心,构建“五会一社一中心”村级治理模式。
通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内在动力和活力被进一步激活。(记者 董世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