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家”一词是如何毁掉的
时间:2012-06-17 09:50:55  来源:新快报  作者:羽戈 

    读第一遍,我以为是玄幻小说;读第二遍,以为是娱乐新闻;读第三遍,才敢确认,这是社会新闻。

    新闻的关键词,名曰“女娲遗骨”。也许你看到这四个字,便抚掌大笑:女娲分明是神话人物,怎么会有遗骨呢?然而,据新华社报道,女娲的遗骨,发掘于山西吉县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之下。北京大学C14同位素测年,测出了成人头骨的年份为6200年前,且有明代当地人的墨书题记为证。随后,“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等23位专家形成共识”,认为这一把老骨头,可能属于“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其实女娲是否为三皇之一,尚有争议)——这些人不愧为专家,词严义正,只说是“可能”。

    女娲有了遗骨,想必遂人取火的木头、神农尝过的百草、伏羲创制的八卦,以及后羿射日的弓箭、盘古开辟天地的利器,出土之日,皆屈指可待。与此相比,貂蝉的故里之争、西门庆的故里之争、观世音的故里之争等,当如小巫,难登大雅。

    我感兴趣的焦点,倒非那些骨头,到底是女娲遗骨呢,还是从野坟地里捡来的无名尸骨;而是集合了考古、历史、神话、民俗等领域的23位专家,如何会为这一场荒诞剧背书。

    如今,不论喜事或丧事,十分流行拉两个专家出场,犹如饭店开业,雇两个美女揽客,企业剪彩,请两个女明星登台。地震需要专家,周老虎需要专家,毒奶粉需要专家,重案审判需要专家,唱红打黑需要专家,就连起名字、看风水,都需要专家。专家出现的频率越高,其名声就越臭。知识人当中,有两大职业,早已臭名昭著,一是公知,二是专家,当然,有些人,能耐大,一肩挑两担,兼为公知和专家。

    你会问,公知与专家,哪个名头更臭呢?愚以为,还是专家臭一些。因为迄今为止,我并未见过几多讥嘲公知的笑话,讥嘲专家的笑话,却搜罗了一箩筐。最著名的那个,话说地震来临之前,有三大预兆:一,井水异常;二,牲畜反应异常;三,专家出来辟谣——细心的读者指出,第二条与第三条重复了。

    相比公知的污名化,专家的污名化,更需要当事人反躬自省。中国的专家,一来善于纸上谈兵,重理论而轻实践,常常不顾现实的苦难,追逐学理的自洽,窃以为最反讽的一例,当是主张提高火车票价,以化解春运难题。二来,专家常常被金钱和权力所绑票,甚至主动投怀送抱,以妾妇之道献媚权贵,如人质爱上了杀手,囚犯爱上了衙役。如此,公众对权贵开火,击中专家,正在情理之中。

    女娲遗骨一事,那23位专家如何达成共识,背后有什么玄机,新闻语焉不详(假如曝出了玄机,那倒不符国情了),我们且不去管它。有一个细节,称早在1984年,娲皇宫遭人破坏,考古工作者就发现遗骨,包以黄绫,盛于木函,木函墨书写道:“大明正德十五年,天火烧了金山寺,皇帝遗骨流在此,十六年上梁立木……”我读这段话,始终犹疑,其措辞,怎么不像是明朝文士——既然有黄绫、木函、墨书,堪称庄重,布衣黔首,焉能为之——的口吻呢?久战沙场的专家难道看不穿其中的勾当,还是为了帮助吉县将人祖山打造为“全国一流的文化旅游景区和寻根拜祖圣地”,索性闭上了眼目?

    当他们选择视而不见,近若咫尺的真相与公义便绝尘而去。专家的名声,不是败坏于他们的专业素养,而是败坏于他们的职业伦理;专家的失败,不仅在于他们不知如何做专家,更在于他们不知如何做人。

    洗刷专家头上的污名,惟有两条路可走:重塑专家在专业领域的学识与名誉,或者让每个人都成为专家,就像有人提议,让每个人都当“臭公知”。现在来看,反而是后者更具可行性,这不啻是一种悲哀。

    写到这里,传来一则新闻,张柏、李文儒二专家在6月13日做客人民网,明确表示,他们不曾说过那些头骨残片属于“女娲遗骨”。对此,我们是该相信新华社,还是人民网呢?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