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搞不清的“划片”,停不下的择校
时间:2012-06-12 11:26:0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丁永勋 
     上周末,北京市各小学集中入学登记。按照“免试、就近”原则,年满6周岁的孩子可以进入片内小学就读。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家长都弄不清楚自己住的楼属于哪个小学的服务片,甚至工作多年的学校领导也说不清服务片的具体划分依据。对此,市教委答复称,就近入学不代表最近入学,学校的具体划片范围,由各区教委统一制定安排并报区政府审批。(6月11日《北京日报》)

    小学划片招生,是为落实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要求,这对减少择校动力,减轻家长负担,都是好事。但划片标准不明确,家长和学校都搞不清状况,一些学生被迫“舍近求远”,同一小区的学生可能被划入不同学校,说明实际执行中有较大的随意性和自由裁量权。针对这些问题,当地教育部门称,主要是由于新建小区、拆迁、学校合并,原来的街道已经大变,但划片仍沿用二三十年前“大盘子”,只进行一些微调,所以出现了划片与实际情况的误差。

    北京的街道和学校变化确实日新月异,但划片模糊不清的主要原因,或许并不在此。比如,一名读者多次向我们反映,他居住的小区过一条马路,就是全北京数一数二的小学,但他的孙女上学,按照划片却只能分到胡同里一所小学,这所小学位于几座居民楼的夹缝里,不留意根本看不出是学校,很多家长都怀疑它办学条件根本不达标;而几百米之外的那所超级小学,位于一座巍峨的大院内,旁边新建的校区,更是气势恢宏。

    据这些家长反映,他们向往的这所小学,在校学生数千人,每年招生的划片区域,却只有周边几条老旧的胡同,片区内适龄学生,连其每年招生人数的10%都不到,除此之外全是通过各种渠道来的择校生。

    通过上面例子分析可以看出,各区各名校维持原有划片办法不变,究竟对谁有利,已经很明显了。

    在一街之隔的学校,办学条件天差地别的情况下,所谓就近入学也很难实现公平。划片招生的政策,很容易被人利用,成为光明正大收取择校费的理由(当然,表面上可能叫“自愿捐资助学费”)。考虑到巨大的利益和予取予夺的权力,既得利益者没有意愿主动及时调整划片范围。这不但不能消除择校,反而增加了择校的动力。为了进入名校,不少孩子纷纷想各种奇招“投亲靠友”,或者通过特长考试、拉关系、找共建等各种门路择校。好容易挤了进来,不少家长要长途跋涉跨区接送孩子,免试就近入学,都成了空话。

    由此可见,实现教育公平,除了就近入学划分要更科学更公开公平公正外,最根本的还是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甚至像日本那样,所有公立学校都一个样子,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就近入学才能变成很自然的选择。

    据那位向我们反映问题的家长后来反馈,在他们的多方奔走和一再呼吁下,那所夹缝中的小学,被前述著名小学兼并了,门口挂了一个分校的牌子。胡同小学的孩子们,以这样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名校梦”。而教育均衡发展之路,依然还很漫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