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是什么制约了城市便利度
时间:2012-05-31 10:46: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鲍丹 

    本版刊出的系列报道“关注生活便利度”,先后聚焦步行难、居家小事成了大麻烦、弱势人群生活不方便等话题,提出“大城市别忽视小事情”、“便利生活,一个都不能少”等观点,在读者中获得广泛认同。今天推出第四篇,从专业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当前城市越建越大、老百姓却觉得生活不太方便的原因,也为这组报道画上一个句号。

  城市发展,最终要让城市居民生活得更便利、更舒适。否则,摩天大楼再多、500强总部再集中、道路修得再宽,如果其中占大多数的老百姓感到不方便,甚至觉得不如从前,这样的发展也没有太多意义。我们关注这一话题,希望能在城市迅速长大的今天,客观反映普通居民的声音,为城市建设管理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起到推动作用。

  ——编 者

  1.

  规划制约便利

  过度追求视觉效果、商业利益和短期政绩,导致城市的服务功能弱化


  北京CBD核心区,摩天大楼林立,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格外耀眼。但在这里工作的汪小姐却很烦恼:每天上下班时间,没有一个方向不堵车,没有一条地铁不拥挤;高档写字楼看着漂亮,其实却是一个大罐子,没几扇窗户能打开透气;隔着窗户望出去,一片钢筋水泥森林,要寻找绿色只能在办公室养盆花。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市的期望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简单目标,现代城市生活被赋予的使命越来越多:设施齐备、选择多样、舒适便利!然而,这些并没有得到满足,其中舒适便利尤其欠缺。这是为什么?

  过度追求视觉效果、商业利益,导致城市的服务功能弱化,是城市便利度降低的根本原因——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这样认为。他以家庭装修设计类比城市规划,“是以美观为主还是以实用为主,这是装修之前必然要考虑的问题。能够兼而有之最好,但在经济条件并未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势必要二者选其一。城市规划就是放大版的家庭装修,在城市仍在发展尚未定型的时候,过分考虑美观、短期效果,势必中看不中用。”李铁说。

  过分追求视觉效果,正是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中的硬伤。许多设计者只考虑建筑本身的美观、新颖、现代,而忽视甚至割裂建筑与周边环境、与使用者的关系,造成实用性差、使用效率低。广州市设计院高级建筑设计师陆勇介绍,一度流行的玻璃幕墙,如今已经被公认为最不节能建筑元素之一,不仅如此,还是城市光污染的主要来源;曾经被认为是繁华标志的纯机动车道,如今被证明是有悖人性化的设计。


    事实上,与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相比,琐碎繁杂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才是城市生活的主轴。陆勇说,许多欧洲的车站很旧、很不好看,但功能很全、很方便。城市建设和管理以人为本,能够被人方便使用,才是城市的基本功能。“我们一些城市的中心地带,人行道几乎消失了,无论距离远近都得坐车、开车,不但不节能,还加剧道路拥堵。”陆勇说。如今这些过度追求美观的设计,在城市中仍然层出不穷。

  陆勇认为,过分追求整体美观,会导致城市设计忽视细节功能,而细节设计往往直接关乎城市建筑设施的便利度。据了解,上海市政府已经出台了《上海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导则》,其中就详细规定了地下停车场出入口的位置、小学及幼儿园周边停车位的安排等等,对市民的方便享用进行了充分考虑。

  城市设计者一味追求商业利益,使地价抬高、房价猛涨,进而带动这一区域内服务业的房租、人工等成本提高,也导致城市便利度降低。“因为如果居民收入没有同步提高,他们能够享受到的便利服务就会越来越少。”李铁说。现实生活中,大城市寸土寸金,价格低廉的小店小摊越来越少,让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为修鞋、换拉链这种小事发愁。

  地方政府短期的政绩观,无疑又加剧了这种追求视觉效果、商业利益的风潮。李铁指出,一些地方干部都希望在自己任内拿出一两件漂亮的、有收益的工程,“新修一个明亮的大广场,肯定比改造一条背街小巷好看。”

  李铁认为,要打破城市越大越不方便的怪圈,必须彻底扭转这种畸形的审美和追逐商业利益、追求短期政绩观的城市设计惯性。

  宜居城市(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罗亚蒙也强调,在科学的城市规划体系中,前瞻性必不可少,城市规划不能“走着瞧”。他说,当前我国城市许多不便利,就是只图眼前好看、前瞻性不够导致,时间久了,既不中看也不中用。比如北京西直门交通枢纽,无论是地上交通线,还是地铁线,无不是近20年来先后叠加设计,地上交通几乎盘成一个中国结形状,被称为“全北京最难走的立交桥”,地下2号、4号、13号线地铁、轻轨交叉换乘,市民出站入站要走很远的路。

  2.

  管理制约便利

  城市人口密度大,不同人群利益诉求不同,需要精细化的管理才能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


  近日,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宣布,今年拟在全区17个街道试点错时停车,每个街道将至少设一处错时停车试点区域,预计可为老旧城区居民提供2000至3000个车位,以缓解市民停车难问题。

  错时停车,将别人暂时不用的车位,暂时出让给需要的人,看似简单,其实复杂。原来自成体系的管理运行系统被打破,服务人群扩大、服务时间变长、服务形式多样化,势必需要重构管理、扩充人员甚至增添设备。谁来投入、如何开放、如何收费、如何降低运行风险、如何规避矛盾?所有这些,都直指一个问题:管理能力和水平。

如果说城市规划主要考虑足够的空间支持、合理的空间布局,那么城市管理则主要考虑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罗亚蒙指出。

  “从简单、粗放的管理向多元化、精细化管理过度,应该是提高城市生活便利度的必由之路。”李铁说。

  一度,在追求美观的大背景下,漂亮整洁是衡量城市管理水平的单一标准,但这既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律,也不适应市民对便利度的要求。李铁认为,城市是多元并存的综合体,城市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发展中还是成熟后,城市都不应该是一个整齐划一的面貌。整齐划一,会使管理变得简单,但生活便利度会大打折扣。

  城市里有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就有纷繁复杂的需求,需要精细化的管理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将其实现。“尤其是当前城市规模空前扩张,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诉求空前庞杂,精细化的城市管理不可缺少。”李铁说。

  精细化的管理,首先体现为科学管理。罗亚蒙说,管理科学、公共设施运行等都已经是一门门独立的学科,科学的城市管理不应当再是“拍脑门”、“看心情”的管理,也不应是“怕麻烦”、“图简单”的管理,而应当充分尊重科学规律,在事前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反复论证,然后合理制定管理模式和手段。例如欧美城市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的一些城市,特别注重垃圾的分类及其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以及雨污分流、污水处理后再生水利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垃圾堆放填埋、污水直排等城市运行的简单模式,帮助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精细化管理,也应当体现在对城市各方的便利诉求的充分考量和尊重上。城市既要有高档商场、酒店满足财富阶层的消费需要,也要有街边小店满足中低收入群众的生存需要。城市公共服务在充分、优先满足大众普遍需求的同时,也要尽量满足各类特殊“小众”人群的特殊需求,如残疾人等。“只有城市公共空间分配更加合理、城市公共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城市才会更加宜居。”罗亚蒙说。

  精细化管理,还应当体现在创新上。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老的矛盾不可能朝夕化解,新的社会诉求层出不穷,城市管理手段不能一成不变,而应当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不断推陈出新。许多专家认为,随着城市越变越大,一些管理者在遇到管理难题时,会认为某个问题是无法破解的“绝对矛盾”。其实,许多看似无解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精细化管理来缓解甚至彻底解决。例如,香港作为弹丸之地,其汽车保有量与北京大体相同,都是400多万辆,但由于管理得法停车并不那么难,其方法之一就是实行政府物业停车场对外开放。


3.

  边界模糊制约便利

  需要政府强制力、集体约束力、个人自制力三种力量有机结合、良性互动

  北京天坛公园曾经发生过一件尴尬的事情,管理部门为了提高服务档次,将公共厕所的厕纸全部换成高档卫生卷纸,不料引来周边许多老太太排队扯卷纸,有人甚至一扯就是十多分钟,这边扯完了再到旁边排队继续扯。最后景区管理部门无奈撤回高档卷纸,重新恢复到普通档次。

  “良好的城市管理,需要政府强制力、集体约束力、个人自制力三种力量有机结合、良性互动。”罗亚蒙说。政府什么都不管当然不行,但政府什么都管、事无巨细,效果也不好。而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政府强制力超强,集体约束力欠缺,个人自制力及参与度不足。

  城市管理中,政府行为的边界到底是什么?

  罗亚蒙认为,政府的职责范畴是制定城市管理规则、规划建设维护公共服务设施、直接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产品或监管企业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质量、处罚违反城市管理规则的行为。

  部分公共服务产品市场属性较强的,可以交由企业运营,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比如公交、自来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电力供应、燃气供应、热力供应、城市保洁等等,可以采用特许经营方式,政府严格监管,收费的定价要进行公众听证,不收费的进行公开招标,由政府埋单。

  政府监管企业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质量,显得非常重要。比如,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开的权威数据,目前城市自来水还有17%不合格,也就是说每天全国有一亿多市民在饮用不合格自来水。

  政府监管企业的运行成本应该公开透明,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李铁说,当前各种基础设施的管理运行都被国有企业掌握,运行成本透明度不高,缺乏监管导致效率低下。例如出租车公司、公交车的管理运行、电网运行等,由于缺乏透明度,每次涨价都引来一片骂声。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城市管理成果的终极享受者,也应当成为城市管理的参与者、监督者、支持者,以及城市管理规则的模范遵守者。罗亚蒙说,现代信息技术为“全民参与城管、共建宜居家园”提供了技术可能。“充分发挥各类市民自治组织的集体约束力,以及加强公民教育,提升市民城市主人翁意识以及现代城市生活意识,也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罗亚蒙说。

  李铁认为,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角色应该是监管者,不是事无巨细全包的“保姆”。提高城市生活便利度,必须改变过去单纯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调动市民广泛参与、社区居民自治。老百姓有什么需求,老百姓自己最清楚,生活便不便利,老百姓最有话语权。充分调动市民的参与意识,能够弥补政府站在高处想不到的、看不到的盲区,也能促使政府改变大包大揽的“保姆式”做法,让政府只管该管的事,对一些群众性、公益性的事务,集中民智、聚集民力,发动群众通过自治自理去解决。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而且减轻行政负担。

  社区居民自治的议事组织已经出现。在上海市浦东陆家嘴社区,街道首创居委会自治金机制,根据每个居委会的规模、特色等不同情况,给予3万元至5万元不等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居民自治项目的开展。陈家门小区建立了“民声接纳工作室”,梅三小区组建了“居民议事厅”,社区居民们一起商议钱如何花、事怎么办,截至目前,已经先后商议通过了社区内养鸽公约、组建文明养狗督导队等事项。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