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出把内部讨论稿当做定稿的乌龙事件,体现了市场上对村镇银行的关注。目前有不少PE将超募资金转投小额贷款公司,以图获得村镇银行资格。众所周知,PE的特点是高风险、高回报,过去赌的是IPO,如今回报率逐年下降,开始豪赌小贷公司转制村镇银行。然而村镇银行作为服务于农村地区的银行金融机构,本质上应是低风险低收益,与PE本应风马牛不相及,如今却成为其窥觊的唐僧肉,不得不引起重视。
首先要弄明白一个问题,投资设立村镇银行就意味着暴利吗?有这样的误区很大程度上源于近年来银行的动辄30%以上的高利润,让人误以为投资银行业一劳永逸,坐着就把钱挣了。银行业本身有周期性,近几年受益于宏观环境挣的高利润可能是为接下来的低迷期而蓄水。更何况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本身有规模优势,金融行业的规模效应非常明显。而村镇银行的定位本身就是服务于本地农户,对跨地区经营及设立分网点都有很强的约束,利润率也自然不能与大型银行相提并论。另外,村镇银行试点五年以来,各大商业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积极性并不高,从这个侧面也可看出,综合成本收益,银行更愿意做大额信贷而非农村金融。
其实,较为理智的小贷公司经营者对转制村镇银行也是持观望态度的。一方面转制村镇银行之后,成为银行金融机构,意味着更加严格的监管,小贷公司的贷款管理也失去了很大的灵活度。另一方面,成为村镇银行之后,增加了吸储、结算等业务,这对当前小贷公司仅仅放贷的单一业务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同时也意味着要增加投入建设储蓄结算体系。国家成立村镇银行的初衷是为了细分金融业,将其覆盖到大型金融机构很难触及到的农村地区,而农村金融及小微金融历来都是需要精耕细作和充足的人力物力投入,所以村镇银行注定不会暴利。
可以预见到,理论上来讲成熟的村镇银行的盈利水平应和小贷公司相仿,10%的盈利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水平。而之所以有一些小贷公司迫切希望转制为村镇银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制于资金瓶颈,村镇银行的吸储功能可以缓解小贷公司的资金短缺,增加金融杠杆。小贷公司和村镇银行定位和分工不同,虽然都是做小额贷款,但村镇银行还承担了更多的社会功能。假如只是为了以自有资金做小额贷款,完全可以将小贷公司进行到底,而如果对银行业有所追求,村镇银行则提供了另一个选择的机会。
不过,目前小贷公司转制村镇银行也一直存在争议,即便是今年通过了温州金融改革方案,但关于小贷公司转制村镇银行的细则也都迟迟没有出台,这其中包含了监管层的担忧。目前的规定要求村镇银行主发起人必须是银行,这主要是为储户存款的安全着想,但提高安全性还应从管理和监管入手,而非看出身设门槛。改革的步伐不妨迈得大一些,优秀的小贷公司、国企、民企,只要是有志于进军金融业,都可以成为村镇银行的发起人,但应当杜绝风投、游资这类要求短周期和高回报的发起人,发起人的资金也必须是自有而非借款,另外对于发起人的退出及转让股权都应当有严格的细节规定。
随着民间借贷的热潮,各路大军一哄而上,涌入到小贷行业,其中不乏一些违规放贷的行为。但潮起潮落,繁华褪尽,留下来的一定是立足信贷管理、坚持做小额贷款的公司发展壮大起来,村镇银行亦如此。金融业首先是服务业,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血液,服务于实体经济。村镇银行不是唐僧肉,那些意图短期谋利的投机者大可以洗洗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