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温州公车改革三个猜想
时间:2012-04-24 10:53:47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薛建国 
    温州近日召开全市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动员大会,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彪提出:要严格执行市级机关车改有关纪律规定,不准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车辆等“四不准”,即是“底线”也是“高压线”。

 公车改革,无论省内还是省外,先行于温州的有很多。尽管这样,温州的公车改革还是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原因改得彻底可能是一个方面,这次温州公车改革要求拍卖处置除省管领导干部用车、执法执勤用车以外的所有公务车辆。

  但我以为,温州公车改革的最大亮点,不在改革的广度,而在改革的深度。温州为杜绝“补贴照领、公车照坐”现象而制定的“四不准”,即可视为一种深度。

  公车改革,一是可以节约行政支出,二是可以减少公车私用等滥权行为,是顺应民心之举,但纵观各地公车改革,百姓颇不买账,广受诟病之处就在于“补贴照领、公车照坐”,车改成了一种变相福利及“新型腐败”。

  公车改革,政府是导演,百姓是观众,改革成功与否,百姓最有评判权。站在百姓角度看,我有三个猜想:

  一是公车是否会成为“福利车”?报道说,这次车改,温州保留的公车数为300多辆,需拍卖处置的1400多辆。具体怎么个拍卖法,未见报端。而某些地方曾经出现过,所谓的公车拍卖,就是以极低的价格进行内部转让,公车成了官员的“福利车”。所以,公车拍卖,不可将内部人员圈为特定的受让对象,必须面向社会公开拍卖,否则,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之嫌。

  二是官员是否会养成很“宅”的毛病?我们将整天呆在家中,不愿出门者称为“宅男宅女”,照此演绎,那些整天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的官员表现的也是一种“宅”态。据说,很多单位车改后,领导下基层的少了,有事要么电话联系,要么让基层上来汇报。尽管他们有车,那是私车;尽管拿了车贴,但无形中这钱已成了收入的一部分。在他们的意识中,私车只能私用,否则不但亏了自己,而且不体面。实在要出去,电话通知下面车来接送,不免兴师动众,扰民。

  “宅”在办公室,就是远离群众,就是脱离实际,久而久之,是要影响决策的。因此,车改和干部的作风建设应同步进行。

  三是机关风气是否会被影响?车改后,一些坐惯车的领导可能不习惯自己开车;也有一些领导出于安全考虑,不愿自己开车。自己不开车,但身边有车的人要多不少。这当中,自然有不少想亲近领导者,是否会你争我抢,去充当“专职”司机?这样领导有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不但看人,可能还要看车的档次,如果哪位得领导垂青,入党、提拔、职称评定、出国培训等机会是否首先会落在他们头上?是不是又带坏风气?

  猜想,作不得数。若温州有关各方将百姓疑虑视为一种善意提醒,咱就高兴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