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公布《北京市2011~2015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三环内将原则上不再新增供应住宅用地,四环内原则上不再新增供应集中建设的经适房项目用地。
据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新闻办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今后北京将主推郊区用地,具体地块将陆续分批推出。
“北京郊区的土地供应肯定要加大,这给新城的发展带来了机会。”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如是说。
时下,狂飙突进的“造新城”遍布全中国,从北京到广州,从上海到昆明……都能看到经济开发新区、工业园新城等,既有停滞不前的石家庄滹太新区,也有正在建设的北京唐家岭新城,更有即将完工的昆明呈贡新城。
“从北京市的现状来看,新城的疏导功能微乎其微,新城人口并未城市化,但城乡接合部的土地已经城市化了。”吴必虎说。
而天津的滨海新区则是另一番气象,2006年开始大力建设,目前滨海新区已拥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和最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成为先进的制造业产业区和滨海旅游区。
人口并未城市化
唐家岭新城、昌平高教新城、亦庄新城、丽泽商务圈、怀柔影视城……北京市城区以加速度向外伸展,一圈又一圈地蚕食着城乡接合部,一个个新城遍布北京郊区。
根据北京市“十二五”规划,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土地供应,主要集中在朝阳温榆河和垡头地区、海淀产业园、丰台丽泽商务区和河西地区、石景山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的土地供应主要分布在大兴、通州、顺义、房山、昌平等新城范围内。
2011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2018.6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为742.2万人,常住总人口已突破2020年的控制目标。北京市政协委员连玉明表示,首都功能核心区政治、教育、医疗、商贸等功能高度集聚,导致核心区人口饱和,需要在通州等地加快打造副中心,加快新城建设,将优质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设施适度向新城倾斜。”
1991年,北京市曾制定过一个2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市区建成区面积比以前扩大,由1990年的395.4平方公里增加到2000年的491平方公里,城市中心区也由旧城区扩展到四环路以内。
2008年12月30日,北京市委出台了的《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成为北京城市化发展的行动纲要。
随后,城乡接合部大规模拆迁改造悄然展开,施工进度相当迅速。到今年初,海淀区的北坞、朝阳区的大望京、大兴的旧宫等村落完成前期拆迁,规划中的新城已具雏形;海淀区与上地软件产业园区接壤的唐家岭、朝阳区崔各庄等村庄,新的拆迁也已陆续启动。
从北京城乡接合部的改造方案看,227个行政村中的198个,均涉及土地储备。《北京市2007年至2010年土地供应中期计划》显示,当时的土地供应目标为2.42万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多达1.4万公顷。新增建设用地的70%位于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该区域即为城乡接合部。
“从北京市目前的现状来看,新城的疏导功能微乎其微,新城人口并未城市化,但城乡接合部的土地已经城市化了。”吴必虎分析道,如果这些区域能够按照当初的计划发展下去,那将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滨海新区的经验
“你现在到天津市滨海新区看看,‘造新城’的效果非常好。”天津市一家医药类上市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天津市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目前拥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和最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滨海新区已成为先进的制造业产业区、滨海旅游区。
“2006年开始大力建设滨海新区,当时地方政府没钱,主要靠土地引来贷款,现在新区建设起来了,各种税费也收上来了。”该负责人说。
滨海新区的发展是由泰达控股来主导的,“由于开发区招商[引资的需要,一部分土地曾以象征性的价格转让,开发区在获得利税后,会通过补贴的形式补偿我们的损失。”泰达控股一内部人士说。
政策层面的支持也为滨海新区的发展增添了分量。2009年11月9日,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三个区的行政区域作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
吴必虎表示,地方政府在“造城运动”中必须注意:第一,除了解决市中心压力之外,更主要的是成立的新区要有核心且有值得培育的产业;第二,要给当地百姓带来真正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