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区域协调要打破人口转移障碍
时间:2012-03-12 09:08:51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卢轶  

  知名区域经济专家、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

  ◎培育增长极首先需要培育出它本身的增长机制,并不是政府要哪增就哪增的。

  ◎人均GDP水平的提高既可以通过加大分母——也就是提高区域GDP,也可以通过减小分子——即减少人口来实现。这就回到了一开始我们所讲过的转移人口的问题。

  ◎健康的城乡系统应该包含大都市—大城市—中型城市—小型城市—城镇—农村。广东小城镇很多,但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发育不良,未来应该形成梯次效应。

  每年全国“两会”,城乡统筹、区域协调总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农民工进城等热点的提案也不在少数。作为一个区域差距明显的省 份,广东素有“最富的在广东,最穷的也在广东”一说,让不同区域的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如今迫在眉睫。针对这一话题,南方日报专访了知名区域经济专家、国家发 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

  肖金成认为,区域发展不平衡,不仅仅是政策方面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体制观念方面的原因,自然地理方面的原因占了很大比重。

  经济增长培养增长极范围不能太大

  南方日报:您认为广东乃至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有什么?

  肖金成:区域发展不平衡,不仅仅是政策方面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体制观念方面的原因,我认为自然地理方面的原因占了很大比重。珠三角在这方面有着 不可比拟的优势,沿海、毗邻香港、有特区,改革开放得最早,而且珠三角的土地肥沃,在历史上也是富裕的地区,这些优势是粤东西北地区难以企及的。特别是粤 东西北地区处于省界的边缘,远离省会,边界地区比较落后,这在全国也是普遍现象。这是很难改变的,也不是说修条路就能解决的。有的地区本来就不应该集聚这 么多的人口,自然禀赋差的地区一旦承载的人口超过其承载力,就会导致贫穷落后。

  最根本的,还是要转移人口。从广东的情况来看,珠三角占GDP的比重比较大,周边的GDP所占比重比较低。在市场经济下,人应该从欠发达地区流 向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减少了,人均GDP才能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才有可能。所以,广东近些年提出并实施的“双转移”,是很有道理的。

  南方日报:不久前广东公布了粤东西北三个区域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把粤东地区定位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粤西地区则将建设成为“全省经济新增长极”。广东正在有意识地在欠发达地区培养两个新的增长极。

  肖金成: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培育增长极首先需要培育出它本身的增长机制,并不是政府要哪增就哪增的。在这里我们仍然可以把深圳作为一个案 例。深圳为什么发展那么快,它的经验是什么,它的模式是什么?我们来看,深圳的范围比较小,原来的特区面积还不到500平方公里;深圳特区的政策也很优 惠;还有深圳当时作为“窗口”,国家和广东省都投了很多资金,做好了基础设施建设。正是因为这些体制机制上的优势,于是很多外资吸引来了,大量人才也南下 淘金,深圳才发展起来。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来,要培养一个增长极,首先范围不能太大;要有真金白银的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要有好的体制,最好是小政府大社会;政策要优惠;地理位置和环境还要好,是大家愿意去的地方。这样一个增长极才能培育起来。

  分析完深圳,我们就可以来看粤东和粤西。当年深圳特区有政策优惠,粤东的汕头也是特区,为什么发展不够好?粤西的湛江、茂名地理位置都很好,为 什么进驻的企业还不够多?其实还是缺少资金的投入,基础设施不到位。那么应该谁来投入?至今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显然,依靠本地财政肯定是不够的,广 东省甚至国家的投入都应该加大。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培育增长极不能像撒胡椒面,我建议还是重点围绕几个区域中心城市,比如汕头、潮州、湛江、茂名等,让产业和人口集中起来。

  公共服务政府可决定公共服务水平

  南方日报:中央和广东都在推行主体功能区规划,有些地区就是要限制发展以生态保育为主,在这样的情况下,区域协调发展似乎应有更多的内涵?

  肖金成:是的,由于自然禀赋的不同,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我觉得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应该是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大 致相当,差距缩小。人均GDP水平的提高既可以通过加大分母——也就是提高区域GDP,也可以通过减小分子——即减少人口来实现。这就回到了一开始我们所 讲过的转移人口的问题。过去由于政策、制度的障碍,人的流动并不顺畅,现在就要消除这些障碍。

  另外,欠发达地区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应该更关注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包括教育、医疗、保障等等。经济发展水平是市场决定的,很多时候政府无能为力,但公共服务水平恰恰是政府可以决定的。

  财力支持财政横向转移支付可借鉴碳交易模式

  南方日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财政转移支付是其中的关键。由于省级财力有限,势必需要在全省进行横向统筹。但显然,要让发达地区拿更多的钱也不容易。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核心需要解决的是什么?

  肖金成:纵向转移支付的确比较容易做,但省级财政集中太多、下拨太多也容易影响积极性,而且它其实是个无底洞。因此横向转移支付非常有必要,但 横向转移支付必须明确受益者和受损者,要明确按照什么标准来补偿,这的确是个难题。实际上,国内在横向转移支付方面也有过一些探索,特别是河流的上下游之 间,比如海河流域,但机制方面也不是太成熟。我觉得广东的珠江上下游在这方面可以先行先试,做一些探索。

  在这里我提一个建议,财政的横向转移支付可以借鉴碳交易的模式。因为碳排放量基本可以和发展水平划等号,因此各地可以按照人口和土地确定碳排放 权。这个碳排放权发达地区可能不够用,欠发达地区可能用不完,所以发达地区的碳排放量一旦超过了其排放权,就应该拿钱出来向欠发达地区购买排放权,财政的 横向转移支付也就实现了。这个办法也使得财政横向转移支付变得可量化,目前我也还在研究当中。

  城乡布局城乡系统应形成梯次效应

  南方日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从各地实际出发,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汪洋书记曾经说,“走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肖金成:城市和农村是两种不同的居住形态。城市是工业化的产物,其单位面积要集聚更多的工业要素和人口,这不仅是节约土地,也是低碳的要求。诺 贝尔奖得主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的理论,当城市规模和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而城市单位面积的人口越多,服 务业也会越发达。所以城市一定要集聚,规模也一定要大,才能形成规模效应。相反农村是以分散为特征。农村是以土地为基础,没有土地就很难发展农业。而且农 村就应该是生态化的、美丽的、接近自然的。

  我说“让城市更城市,农村更农村”,其实就是批评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空间格局必须要进行优化调整。

  广东在城乡统筹、区域协调方面还应该特别注意一个城镇化的问题。我注意到广东最近强调的是“城市化”,可能是因为广东的城镇比较发达,所以更多 强调“城市”,但“城市化”与“城镇化”本质上没有差异。健康的城乡系统应该包含大都市—大城市—中型城市—小型城市—城镇—农村。广东小城镇很多,但大 城市和中等城市发育不良,未来应该形成梯次效应。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