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文化企业家是一个新概念。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加强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应对文化企业家的涵义、特性以及文化企业家应具备哪些素质、如何加强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准确把握文化企业家的涵义,需要对企业家、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这三个概念有所了解。《现代经济辞典》对企业家的解释是:“具有创新精神并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企业经营者。”2009年出版的《辞海》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解释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的产业,属于第三产业范畴。其基本特征是从事生产、创造价值,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价值增值。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文化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事业性质,称为文化事业。”因此,文化企业家不可能产生在文化事业领域,因为公益性的、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文化事业所需经费是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文化企业家只能产生在文化产业领域,因为文化产业要通过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等创造价值,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价值增值。基于这一认识可以认为,文化企业家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并从事创造性文化产业活动的企业经营者。
文化企业家与工业企业家相比,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二者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关注的产品性质和用途不同。前者关注企业多生产和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国家软实力;后者关注企业多生产质量过硬的物质产品,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增强国家硬实力。其次,对员工素质要求不同。前者要求企业员工具有良好的专业文化素质;后者较关注员工的劳动熟练程度和专业技术水平高低。第三,对企业效益的要求不同。前者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后者始终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
文化企业家应具备的素质主要有两条:一是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做良好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贯穿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个方面。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理念,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二是过硬的业务能力素质。既懂文化发展规律、又懂市场经济规律,既具有创新精神、又善于经营管理;既具有国际视野、了解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又善于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和竞争;熟练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等。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不大,结构不够合理,发展动力和活力有待增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缺少一支文化企业家队伍是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加强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才能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加强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首先应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把引导和支持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次应加强人才培养,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优化专业结构,与文化企业共建培养基地,同时加大国际优秀人才引进力度。第三应深化改革,为优秀文化企业家脱颖而出、施展才干创造有利的环境。(罗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