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农民生活还可以过得更好
时间:2012-02-09 10:09:00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达海军 

  清城区作为清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无论是实施“比拼珠三角”战略还是贯彻落实最近市委提出的“桥头堡”战略,都理所当然应该先走一步。而 在实施这些战略的过程中,农村的经济发展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报采访组日前分别深入到凤城街道的古城社区、田龙村以及飞来峡镇的黄口村、北潦社区 进行采访调查,展现先进村和后进村在班子建设、发展思路、惠民富民等方面工作的不同,以对比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古城社区:

  20天征地400亩

  关键是取信于民

  古城社区位于清城区的旧城区商贸繁华地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实行村官直选到2008年的近十年里,古城社区由于原班子不团结,集体经济发展一 直处于停滞状态,成为古城失落的十年。由于村民不信任村领导班子,经常引发一些民事矛盾和群体事件,甚至出现有些村民逢居委的决策必反对的现象,居委班子 也束手无策,经济发展更无从谈起。“当时居民的年人均收入只有4000元左右,而且土地资源被变卖不少。”古城社区党支部书记梁其栋说,现在,古城社区的 村民人均年收入已经达8000元以上,社区集体资产总收入达1300万元,比5年前提高了500万元。

  “村集体经济要发展,群众的信任非常重要。”梁其栋对此深有感触,他从上任之初,就组织居委干部将总结既往经验教训作为新班子的第一课。然后才 盘算古城社区的集体经济及存在的优势,对现有土地如何发挥出最大效益做了长远的计划。“当时的首要任务就是统一村民的步调,团结一心,搞活古城。”梁其栋 表示,社区要制订出具体的发展目标,才能取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把村民的思维从过往的矛盾中扭转过来。

  “取信于民,关键是要使发展思路符合群众的利益。”梁其栋说,社区班子着手在村务公开、量化资产等方面逐步推进工作,邀请有公信力的村民代表以 及党员商讨居委的决策,围绕古城今后如何发展展开大讨论,让他们了解新班子的发展理念。讨论的过程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一些原来不支持居委决策的人。经过 2008年一个多月做居民的思想工作,原来的干群关系不和谐的局面初步得到改变。

  在实际操作中,古城改变过去卖地的一贯做法,是通过妥善处理、经营好历届留下的场地和产业,使村原有物业出租收入每年都有大幅增长,从而不断提 高村民的福利,赢得村民的支持。“村级经济发展,还是要在土地上做文章,但是不能再卖地,卖地就成败家子。”梁其栋认为,古城是城中村,商业占了村经济的 绝对优势,土地非常珍贵,发展集体经济就是要将寥寥无几的土地最好地利用,使其效益最大化。为此,古城社区计划改造盘活一批土地,增加村集体的收入。居委 会有了号召力后,对开展居民工作更方便,当村规划将飞来湖征地返还的实业用地建设成一个古城新村,并将如何产生商业效益的计划方案一起向村民讲解,村民看 到了生活的奔头,只用了20天就完成了400亩的征地工作,没有出现以往村民闹、征地难的局面,成为一时佳话。

  黄口村:

  村班子思路明确

  赢得发展主动权

  飞来峡镇黄口村是清城区重点扶持的贫困村,记者日前在该村了解到,造成黄口村经济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生产生活环境恶劣。该村靠近 潖江河,地势低洼,20个自然村中有17个年年遭遇水浸,一半以上的耕地每年只能耕作一造,加上该村的山地贫瘠,且坡度较大,综合开发利用价值不高。二是 基础设施滞后。已建成的江黄公路等级低、弯多路窄且路程远,极不利于群众生产生活和农产品的运输,同时,该村有1600多亩耕地在潖江河对岸,村民只能依 靠渡船往返,给耕作带来极大不便,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

  黄口村党支部书记梁北榕告诉记者,“自从2009年飞来峡镇划归清城区管辖后,黄口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市、区、镇投入50万元的集体项目 发展资金、5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万元扶贫互助金,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驻村干部表示,黄口村“两委”领导班子和党 员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引路人和“领头羊”,在“双到”工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素质教育,促使广大贫困户对脱贫致富树立信心,有效地 改变‘甘于贫困、不思进取’的落后思想,激发了他们自主脱贫的愿望和内在的动力”。梁北榕说,经过黄口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组的共同努力,89户有劳 动能力的可帮扶贫困户人均纯收入4190元,全部实现脱贫,去年人均纯收入将增至5100元;村委会2010年纯收入9.342万元,提前实现脱贫目标, 去年收入达12.2万元,增长30.6%。

  发展集体经济方面,黄口村和扶贫工作组制定新思路,利用辖区内水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水牛养殖项目,前年为村集体年收入增加3.6万元,同时 30户入股的贫困户每年可分红1000元,实现了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双增收。此外,村注资入股效益好的企业合作开发,前年6月该村与金丰漂染定型厂签订协 议,并争取上级扶持注资70万元到该厂,今后6年村集体每年固定收取分红8万元以上。

  在帮扶贫困户发展方面,黄口村和帮扶工作组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采取多种帮扶方式,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实行转移,已有49户贫困户通过 各种形式输出65名劳动力外出务工。对适宜发展种养业的农户,由帮扶干部扶持资金发展1-2个种养项目,已有46户贫困户种植冰糖桔、20户种植冬瓜、 23户种植其它蔬菜或养殖,例如贫困户温宪湖,种植冰糖桔500棵,得到市领导帮扶后,产量从2009年的5000斤增产至2010年的12500斤,单 项增收12000元,使该户能在2010年提前脱贫,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4380元。积极鼓励贫困户参加区和镇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班,目前每个贫困户均掌 握了1-2门种养技术,更加增强了他们脱贫的信心,黄口村已有49户贫困户通过劳动力输出脱贫,有40户通过种养业增加收入脱贫。

  梁北榕告诉记者,下一步,黄口村将结合新规划建设的黄口大桥,并依托侨兴工业园的发展规划,逐步规划推进黄口中心村的建设,把原来分散居住的村民集中在中心村居住,彻底解决村民连年遭受水浸之苦。

  田龙村:

  不是反对征地拆迁

  只是担心权益保障

  凤城街道田龙村地处清城区旧城郊区,与商业旺地城市中心近在咫尺,107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土地资源丰富。但是,多年来,该村的经济发展并不见多大起色,如今村集体年收入只有20万元左右,主要来源为土地、厂房、鱼塘出租所得。

  记者在村委会了解到,该村107国道以东的土地从2009年以来就陆续被征用,目前已经先后被征了1000多亩,其中10%作为返还实业用地留 给村发展集体经济。虽然征地已经有大部分村民签名同意通过,但村民对征地后生活安置以及村级经济发展规划等存在不少意见,为今后村级经济发展留下不稳定的 隐患。

  在田龙村第七村民小组,记者向村民了解到,部分村民之所以不愿意在拆迁协议上签字,一是觉得拆迁补偿的价格偏低,现在商品房价格高昂,拆迁补偿 的钱远远不够买新房。二是对政府两年返还回迁房的承诺不信任,认为回迁房的选址一变再变,不可能在两年内建好回迁。三是担心失去土地和房子后,就失去了今 后赖以生存的长久支柱。村民告诉记者,他们有的已经四五十岁了,文化水平又不高,土地征用后就失去了经济来源,出去打工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单靠每亩3 万多元的征地款生活不知道能撑多久。

  记者发现田龙村委会门口贴出一篇据《人民日报》报道的报纸复印件《国土资源部官员谈征地纠纷:农民不是反对征地,是担心权益保障》,上面还圈点 了一些重点语句,如“面对复杂的征地矛盾,重点应该放在保护农民合法土地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上,让被征地农民分享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成果。总的原则应当是 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有改善,长远生计有保障。”村干部也表示,征地矛盾除了因为村民期待比较高的利益补偿外,最重要的是村民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对于返还的实业用地,村干部表示将由各村民小组自主规划招商、开发利用,通常的模式是引入开发商,低层作为商铺、高层作为住宅,按比例返还村民物业,成为村民今后生存的依靠。他说:“农村经济发展就是要在土地上做文章,有物业才能发展,村民才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北潦社区:

  身居镇中心 年收入仅10万

  北潦社区位于飞来峡镇中心地带,村委会与镇政府只有百米之遥,银英公路贯穿而过,到清城区中心也只有40分钟车程,区位优势十分优越。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该社区集体年收入只有十万元左右,主要以商铺出租为主,这在飞来峡镇也处于靠后水平。

  社区干部告诉记者,虽然2004年就实现村改居,但大多群众还是以种养为生,养猪、鸡,种植砂糖桔、蔬菜等。他说,“社区的工作以民生为主,争 取上级的扶持,对一些道路进行硬底化,修建一些排涝水利设施。”民生工作固然重要,但守着镇政府的“门口田”,社区应该如何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发展经济, 带动群众致富?社区干部表示这要靠上级政府招商引资和资金扶持,社区本身对今后的发展也没有明确的思路。

  北潦社区的楼仔村是清城区的生态文明村,记者采访发现这里的村民过着男耕田、女种菜、年轻人外出打工的生活。他们告诉记者,村民主要靠种养维持生活,年终也没有分红,他们希望政府多支持当地经济发展,使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加富足,晚年过得更加开心。

  民风淳朴、容易知足是这里村民的特点,但社区党组织和干部却应知“不足”,摒弃等靠要的思想,主动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发展目标,充分用好现有条 件争取更多资源为社区建设所用。例如对现有物业如何改造升级、对废旧物业如何盘活利用,对闲置土地如何规划招商,对群众创业如何扶持指导……通过一系列的 措施用好用活用足政策,增加集体和村民的收入。

  ?记者观察

  农民富,清城方可言富

  通过对清城区四条不同类型的村(社区)进行走访,令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二:一是在清城区工业、商业、旅游业发达兴旺的背后,还有广袤且贫困的 农村有待进一步开发,还有众多农村人口有待增收致富。二是村领导班子在村级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一个有思想、有能力 的班子一定能把农村经济发展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选择这几条村(社区)进行比较,是因为他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古城社区和田龙村同属凤城街道,一个属是城中村、一个是城郊村,发展的条件各有优 势,发展的效果却截然不同。黄口村和北潦社区同属飞来峡镇,而且北潦社区的地理环境更优于黄口村,但发展的势头却逊色于黄口村。虽然黄口村有着众多的扶贫 资源,但村经济的发展与他们村领导班子的积极主动争取也是分不开的,所谓自助者天助!

  古城社区的发展模式不可复制,但却极具借鉴意义。借鉴的不是其如何财大气粗,而是如何取信于民、凝聚村民发展共识,如何将有限的土地资源效益最 大化,惠及广大村民。黄口村的发展模式也不可复制,但其拼搏的精神十分可嘉,在交通不便、连年水浸的艰苦环境中找准突破口,修桥、铺路、修水利、建中心 村、扶持农民种养创业……每一件事都落到实处,让村民短短时间内脱贫,看到未来发展的希望。

  实施桥头堡战略,比拼珠三角,清城区的农村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如果富民强区?需要在区级层面甚至市级部门上给予农村更多关注,不仅仅是财政向 农村倾斜,公共事业向农村延伸,甚至应该有针对性地出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优惠政策, 形成农村土地高效开发、农民创业扶持的可行措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全区农民共同富裕。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