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12年,在忧患中寻找新希望
时间:2012-01-02 23:35:42  来源:新京报  作者:石嘉 

    岁月无痕,转眼迎来了21世纪的第12个年头。

    关于已经到来的2012年,在人们的印象中,绝对是一个充满了好奇,甚至略带紧张的年份。这一年中,世界将会发生许多重要的变化。这一年是世界政治的“选举年”,是国际格局的探路年,是反恐合作的求新年,是经济转型的关键年。

    当然,在人们的新年祝福中,还玩笑性地充斥着“世界末日来了,吃好喝好”的戏谑。虽然我们坚信,所谓的“世界末日”不会到来,但是在这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源自人类自身的忧患意识。由于对环境破坏和温室效应的忧患,人们用2012来作为一种警示——提示我们和身边的世界,资源、能源甚至公众的信任,都不是永不枯竭的。我们要在忧患意识中,寻找这个世界新的希望。

    在我们的发展历史上,忧患意识曾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没有对生存环境的忧患,我们就不可能走出刀耕火种;没有对自身发展的忧患,我们也不会回答反封建命题,寻找革命到改革的路径;甚至在2011年,中国知识界关于改革命题的讨论,公众通过微博寻找话语权,问政当下社会,都是在从自身的忧患,或者从社会发展的忧患中去求解。

    很多细节的忧患,会改变这个社会。比如我们自责于小悦悦凋零的小生命,比如我们追问动车事故的原因,再比如我们比身边倒下的老人还要无助和彷徨的时候。

    忧患意识会产生两种重要的社会精神:一是改革的力量,二是共识的基础。对于中国来说,前者决定我们前进的动力,后者决定我们前进的方向。

    今天的中国,尤其需要克服对改革的恐惧,对擅权的依赖,克服在改革中遇到困难就走回头路的冲动。社会的开放,当然会产生意见多元化的优势,但在重大的发展方向上,如果缺少共识,不愿意构建共识,则会放任社会冷漠、责任缺失。

    中国的发展,一直是在忧患意识中形成新的政策动力和社会共识。在2012年,由于国际国内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无论对于执政者还是普通公民,都要在变革中寻找新的定位和新的角色,不能坐等幸福从天上掉下来。

    这种忧患,也可以从2011年甚至之前的许多争论中看出来。在2011年,我们也在变革中学习忧患。无论是东日本大地震、核泄漏危机带来的生态忧患,还是西亚北非动荡带来的社会稳定忧患,或者尚未找到答案的欧债、美债危机,世界经济的前景也在忧患中寻找方向。

    忧患意识会产生新的希望。我们总会觉得身边的事物还不够美好,身边的人生活得不够幸福。有的时候,这不是因为我们、你们或者他们不够努力,而是因为我们相信还有更美好的生活在等待中国。只有在忧患中寻找希望,我们才能找到更多。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