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徐冰:经济边缘怎样规避以保障房的名义托市
时间:2011-12-29 09:20:39  来源:晶报  作者: 徐冰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日前举行的全国住房保障会议上特别提出,“政府也可通过购买合适的普通商品房来增加保障房有效供应”。这样的表述在逻辑以及操作性上并无什么问题,但在中国当前的语境以及现实之中,很容易就获得了异样的解读。

  例如,许多人就认为这是政府在变相托市。持续不断的地产调控,使得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压力。房价面临拐点甚至已经出现拐点的判断,也越来越多地获得认同。而在房价承受巨大压力即将出现趋势性变化的时刻,政府出手购买商品房,即便是用于补充保障房,客观上的确很容易给人以托市之嫌。

  可是,如果暂时抛开地产调控的敏感背景,政府购买商品房以补充保障房,不过就是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以弥补政府力所不能及之处。应该说,这 种做法并没有多少理论上错误。但中国的问题在于,理论上正确,往往在现实中得不到正确的验证和实践。起码,政府在这样的敏感时刻出手,如何撇清托市之嫌, 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质疑。

  而就当前的情况来说,政府出手购买商品房以补充保障房,很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目前

房价拐点大体已经形成共识,如果调控政策再持续一段时间,房价下行是一个可以期待的趋势。在低价之时出手,当然能够降低保障房投入的巨大成本。

  问题是,如意算盘人人都在打,希望在房价下行之际出手的大有人在。如果房价下行成为共识且成为现实,那么人们就会期待出现更低的价格。显然,此时政府即便仅仅出于捡便宜的动机,也依然会被认为是在托市而招致反对。

  以目前中国普遍低下的行政效率和公信力而言,政府要想在是否托市的问题上自证清白几乎难以做到。先不说具体的操作细节和细则,仅仅是否能够做到完全透明运作,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没有了透明和信息公开,其实也就丧失了政策和行动的合理性。

  2012年的保障房将开工700万套以上,竣工500万套以上,数量较今年有所缩减。这立刻引发了保障房投入力度降低的质疑。其实,如果保障房 建设找不到合理的、可持续的资金投入,缩小建设规模是一个可以理解的理性行为。因为你能力不足以完成宏伟的理想,承认现实是最实事求是的选择,否则,空有 宏大的理想不过是自欺欺人。

  当前保障房建设的压力有多大?住建部的这个新动向可以提供某种参考:据报道,鉴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供地压力,住建部已批准部分地方政府2012年在集体土地上建设保障房的试点。

  假如此举获得国土部的认可,那么实际上就是变相承认了小产权房的合法性。另一方面,虽然说的是供地压力,但其实也可理解为资金压力。显然,在集 体土地上建设保障房,土地成本会大大下降。这对于建设保障房极为有利。对谁不利呢?对农民而言恐怕不是个好消息。当前的土地市场,农民没有什么议价资本, 他们在城市化建设以及地产牛市中,基本没有获得多少土地溢价。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