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时评:农民进城难享市民待遇 城市化率无意义
时间:2011-12-21 17:57:16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时评:农民进城难享市民待遇 城市化率无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19日发布的2012年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称,2011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 程碑意义的一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这标志着中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段,城市化成为继工业化之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三农”问题学者李昌平认为,“农民进入城市而不能享受市民待遇,这样的城市化率没有意义。去除没有享受市民待遇的人群,现在的城市化率估计只有40%。”他其实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什么样的城市化率才有意义?笔者以为,关键是要看市民的城市生活有没有质量。

  城市应该有城市的范儿,这种范儿当然指的是正面的范儿。但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城市面临失范的窘境。一场大雨,就可以让一些大城市交通瘫痪;个别城市,雾霾天气越来

  越多。交通越来越拥堵、事故频发、就业似乎越来越难、食品安全让人不放心……等等这些,都说明,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上,城市的管理者还有颇多可以努力的地方。

  在笔者看来,重视追求城市化率,可以;为城镇人口越来越多而高兴,可以;城市快速扩张,其实也可以。问题在于,我们不能忽视城市生活的质量问题,质量是基础和前提,如果这个前提没做到,城镇人口越来越多就果真值得高兴吗?他们会有归宿感、幸福感吗?

  城市快速扩张,所以导致城市病,这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一种观点,但我觉得快速扩张并不必然导致城市病。就城市高速发展而言,香港和深圳是较为极致 的例子,难道这两个城市是“病”得最重的吗?很多城市的发展速度和香港、深圳比起来,是相当迟缓的,但这些城市也将城市病问题归结于“高速发展”,多少有 些想当然。

  实际上,目前我国城市病的本质不是“数量病”,不是“速度病”,而是“生活质量病”,城市化率超过50%,应该成为一个拐点:未来,城市的生

  活质量问题应该成为重中之重。城市的发展应该让广大市民受益,城市搞经济建设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冰冷的GDP数字,而是要让百姓确实感到城市给予了我们更多更好的实惠。

  高明的足球运动员在“带球过人”的时候,球会一直如同粘在脚下一般;相反,跑得虽快,但总是丢球的运动员,只是拙劣的运动员。我希望城市的管理 者也应该如此,不要做拙劣的运动员。不管你如何高速发展,你都不应该丢了“搞好民生”这个最重要的目的。在城市发展问题上,有关部门的评价标准应该“华丽 转身”。在城市化率达到50%的今天,我们应该重视民生之“大”。

  城市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的城市化率对百姓而言,是缺乏意义的。2011年是城市化发展上的里程碑,但笔者更期待看到一个城市生活质量提高的里程 碑出现,而不是在城市化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在抱怨是不是该逃离“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