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是南京‘一城三区’战略的重中之重,10年开发拉开了新城框架,城市地标很壮观,各项配套争相上马,成绩很显著。但对照南京作为长三角副 中心、江苏省省会、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定位,对照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的目标,还有相当差距。”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如此点评。
这些“差距”集中表现在:从空中看,河西建筑没有“整整齐齐的感觉”,体育馆、博览馆、宝船遗址公园等公建绿地是河西的“闪光点”,本该“发扬 光大”,可周围建了很多房子;地铁有四五条线进入河西,结果换乘空间不够,消费热点难以形成;规划不严加上管理不到位,造成城市功能混杂,产业特色不明 显;CBD高层有写字楼、有住宅,但金融、商业未能统筹布局,结果招商不易,晚上“黑灯瞎火”……河西建设在苏州工业园区之后,“白纸作画,本可画出最新 最美的图画”,但建设水平并不如后者。
“新城建设要做到形象、品质、功能的一体化,开发建设不是目的,提升功能品质才是归宿。”市长季建业认为,河西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对主城居民吸 引力还不强。“河西一条马路有80米宽,百姓逛街穿马路都不易,还要建商业街,可能吗?现在‘城市综合体’很热,为什么?就是因为居民一家三口进了大门, 里面吃喝娱购全搞掂。照此经验,河西像新加坡那样,几个小区、6000到8000人口配一个邻里中心,居民日常购物和休闲都可就近解决。”
因此,虽然河西这些年入住人口逐年提升,但对照疏散老城人口的“初衷”,未能尽如所愿。资料显示,近年来虽然河西、江宁、仙林、浦口吸引了大量 人口,但老城人口还是增加了15万人。老城人口不减反增,加之机动车迅速增加,拆迁改造总在老城内“打转”,给环境、交通、文保带来一系列问题。“这些年 老城交通堵、停车难、环境差,城市改造损害绿化,打碎了不少‘坛坛罐罐’,人口增加是根本因素!”
建不好新城,就保不了老城,各地历史名城保护经验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南京市委常委会议定,面对迅速扩张的城市化,南京老城的疏散还要更坚决,新 城的功能还要进一步完善,吸引力还要再增强!今后市级机关新建项目都要向河西转移,商务、金融、文体的大型项目也不得在老城新建。河西开发的重点将实现功 能品质的提升,既要高起点建设,更要高水平管理和运转。城市空间和产业将围绕“五轴四城两园一岛”梳理整合:商务轴、商业轴、文体轴、青奥轴、滨江休闲 轴,青奥城、金融城、海峡城,新城科技园、江东软件园和江心洲生态科技岛,真正形成“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新城。
开发新城,老城要“输血”,新城自身也要能承载。副市长陆冰介绍,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建设理念,不是喊在嘴上的口号,而是落实到河西南部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2013年亚青会前移动宽带全覆盖,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建节能65%,新建商品房100%全装修,太阳能、地热利用率大于20%,垃圾分类率90%,商业街、滨河、滨江建立慢行系统——我们有理由相信,按照住建部“绿色生态示范城区”标准建设的河西,将对老城人口和新兴产业具有足够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