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长三角呈现多中心化趋势合理布局加速一体化
时间:2011-10-21 09:41:11  来源:财新网 
根据2010年制定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三角地区将在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围绕着这个宏伟目标,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 发展研究中心近日来自邀请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近二十位专家学者齐聚南京,探讨长三角区域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这些专家认 为,目前长三角区域已经呈现出多中心化的发展趋势,上海市及各次区域和次中心经过合理分工布局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将日趋加速,长三角作为全球主要现 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地位不可取代。

从单中心到多中心,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

过去,“长三角”一直是指长江沿岸和杭州湾地区的16市,包括上海市、江苏8市和浙江7市。2008年,国务院通过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 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将长三角区域范围扩大到上海市和江浙两省全境。2010年,长三角三省市在全国2.19%的土地上集聚了 1.42亿人口,占全国的11.65%,长三角经济总量达到8.50万亿元,占全国的21.36%。

数据表明,长三角不仅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经济区之一,更为重要的是长三角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南京大学长三角研究中心主任洪银兴指出,长三角能否发挥这个作用,关键是能否实现一体化,尤其是扩容之后的一体化。

在讨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区别时,有一种观点认为,长三角一体化程度强于珠三角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三角只有一个中心——上海,而珠三角的中心并不 突出。然而,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随着一体化区域范围的扩大和一体化程度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呈现动态变 化。在长三角扩容的过程中,长三角区域内出现了多中心化的趋势,上海在长三角的中心地位不再像过去那么突出。

洪银兴表示,“十一五”以来,长三角核心区开始由以开放型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向以创新型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开放驱动向创新及开放“双轮驱动”转变,长三角地区由普遍接受上海市辐射转型为接受上海的高端辐射和就近大城市的一般性辐射。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吴俊指出,长三角区域范围内正在形成的苏锡常、杭绍甬、宁镇扬、江苏沿海等区域,就是以不同城市为中心的次区域。其中杭绍甬以杭州为中心,苏锡常每个城市都是中心,宁镇扬以南京为中心。

从重技术到重服务,长三角分工重新布局

多中心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所在区域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及服务的辐射力增强。最近几年,苏锡常、南京等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从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中脱离出来,发展关键零部件及生产性服务业,给周边地区一定的技术与服务支持,区域辐射能力大大增强。

洪银兴表示,在“资源换技术”的欠发展阶段,先进技术主要产生在上海,而江苏主要依靠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但是,进入“市场换技术”和自主创新阶段后,经济开放度增强,通过引进和培育技术成果,对上海的技术依赖开始降低。

目前,一些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开始突破行政区界限,把产品链的不同环节分别向不同层级的中心城市转移、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和宁波等核心区的次中心 城市分别集聚了不同级别的企业总部、市场运作中心以及研发部门。这些次中心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长,为周边地区制造基地提供专业性的服务,初步形成了 服务中心和外围制造的相互合作系统。

吴俊指出,长三角多中心化的结果是形成多个对周边有强烈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其形成机理与正在兴起的创新型经济密切相关。在长三角制造带内,同类产 业或关联性较强的产业倾向于在更小的区域内集聚,围绕某个中心城市呈现“共聚”状态,次中心城市往往会形成服务于当地制造业的专业性研发基地和工程技术中 心。

在长三角区域多中心趋势不断增强的局面下,各中心的分工也各不相同。上海市作为长三角首位的城市,正倾力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国际信息中心、国际金融 中心和总部研发中心;作为相对成熟的次中心城市,南京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杭州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无锡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苏州市更倾向于服务化发展, 温州正在完善金融业基础设施,缓和“温州模式”所带来的后遗症,以满足强大的市场需求。

从国家经济区到世界城市群,发挥中心城市功能加速一体化

各中心城市之间的职能分工,实际上是以世界城市为目标的上海如何带动长三角发展成为世界级大城市群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负责人沈 玉芳教授表示,上海不可能离开对长三角腹地的依托和带动单独成为世界城市,长三角也不可能离开对上海的依托和支撑单独成为世界级大城市群。长三角中心城市 之间的职能分工和城市发展必须站在总体战略上考虑。

洪银兴认为,面对长三角区域在扩容同时出现的多中心化,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方面是形成内部由不同中心领头的区域之间的联系网络,尤其是要强化上海的核心地位,在长三角区域经济整体提升的基础上,增强上海区域领导力。

如今长三角区域内各个中心的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上海又面临着新一轮的转型升级,洪银兴说,上海转型升级的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提升对整 个长三角经济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以强有力的辐射和服务作用强化自身的中心地位;二是提高国际化水平成为全球城市,成为国际大公司、大银行进入中国的枢纽。

定位于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关系不是竞争关系而是提供服务的关系,吴俊说,上海应突出其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功能,成为拉动长三角一 体化的龙头。从这个意义上说,长三角一体化仍然是以上海为中心的一体化,长三角区域各次中心城市形成对上海的向心力是其一体化的主要特征。

对于未来20年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趋势,专家表示,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长三角地区将超越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英国中南部城市群、日本的东海道城市 群以及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成为仅次于美国波士顿城市群的世界第二大城市群,上海都市经济圈也将成为仅次于纽约的世界第二大都市经济圈。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史晋川预测,到2030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将达到7—8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高收入人群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而长三角地区 将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上海服务业比重将在80%以上,区域内各地区将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空间格局,现代服务业日益向上海、南京、杭 州等核心城市聚集,先进制造业的分布更趋向于二三线城市以及其它沿海地区。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