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撤销街道办”的传闻影响极广,甚至有街道办的公务员开始担心自己有朝一日会“丢饭碗”。
这则传闻的起点是安徽铜陵,从2010年7月起,安徽铜陵全市撤销街道办事处,成“始作俑者”。
今年7月27日,铜陵市铜官山区又被民政部纳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有民政部官员随后表示,“铜陵模式”有望在全国推广。正是这番言论聚焦了全社会的关注。
很快上海、广州、江苏等地的民政部门表态称,当地不适应“铜陵模式”,暂不考虑撤销街道办事处。
记者实地采访发现,铜陵仍在不断探索“铜陵模式”,其与外部环境的隔膜尚待消融。更有专家直言:“铜陵模式至少在直辖市或较大的城市没有可行性。”
9月7日上午,张德仙一早就出门,把一批资料送到90多户居民家中。日上三竿,她回到鹞山社区的办公室里,又着手准备第二天的低保评议会。区机关单位工作10多年,街道办工作7年,如今,她成了一名“社区大妈”。
坐了近20年办公室,张德仙一度无法适应这种转变,但她必须适应,石城路街道于去年被撤销。
2010年7月,铜陵市宣布撤销全市所有的街道办事处,原有的6个街道办事处、49个社区被整合成18个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三级管理被简化成二级。
和张德仙一样,数百名原街道工作人员全被“下放”到18个社区,但保留公务员或事业编制。新社区设立党工委、居委会、公共服务中心,三套班子一套人马,全部重新分配。经过招考竞聘、社区直选等程序,张德仙当上了鹞山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兼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党工委委员。
下沉到社区的,除了人员以外,还有原街道的经费和资源。据铜陵市民政局副局长王世平介绍,调整后的社区,服务人员从原来的7~12人增加至22~40人;工作经费由3万元左右增加至30万~50万元。
街道的大部分行政职能,也被带到了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下设7个站,“跟原来街道的设置是相似的。”张德仙说。
街道的职能下沉到社区,办事效率大大提高。以前办理就业、失业手续,起码要20天;现在不到10天就能办好。这是因为社区能直接把材料上报区里。
“以前坐办公室,基本见不到居民,现在每天都要下去了解情况,大事小事都要征求居民意见。”张德仙说,现在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每300户成为一个“网格”,指定一名社区工作者负责,提供一对一的服务。
不仅如此,这场改革让社区居民在公共事务上有了更大的自治权。去年12月,螺蛳山社区附近的华金矿业准备扩大生产,拟征用社区附近的绿化用地,一经公示,遭强烈反对。经过一周内的数次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居民形成了一致的反对意见。最后,华金矿业的征地方案被政府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