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重点镇向小城市方向发展 “一镇一品”体现差异化、生态化发展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道出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期望。
改造中的中原区罗庄
城市中的人们盼望拥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而城郊的农民则更加渴望融入城市,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郑州该如何做呢?
郑州的回答是:选择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都市区”发展模式,将郑州建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
本世纪之初,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
如今,城镇化这部“改写人类发展进程”的“史诗级大片”也正在郑州都市区激情演绎,一幅和谐发展、城乡协调的宏伟画卷正在中原大地徐徐展开。
关键词
城郊村合村并城、合村并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到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的1100.2平方公里内(含上街)的城郊村统一并入城区,6县(市)规划面积内的行政村全部纳入县(市)城,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坚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鼓励农民向重点镇、建制镇集中。按照城市建设标准,重点推进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镇向小城市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走“一镇一品”的差异化、生态化发展模式。
对城市、乡镇所在地、产业园区的周边农村,调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实现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集聚区集中。
对中心村、经济强村、大企业所在地的周边村庄和因地质灾害威胁等实施整村搬迁的村庄,科学规划,统一组织建设集中居住区,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解决居民的就业增收问题。
积极采取“多村一社区”、“村庄合并社区”、“一村一社区”等有效模式,建设集办公、警务、文化、居住、教育、医疗、休闲为一体的标准化社区。
对尚不具备实施合村并城、合村并镇条件的农村,重点开展村容村貌、路容路貌综合整治工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公路、公交、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保障安全饮用水,实现自来水全覆盖。积极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谋求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加快城市公交、供水、燃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向周边村镇延伸,提高城乡公共设施共享水平。
“三化”协调发展 关键词
“三化”协调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要求,郑州都市区建设要将其作为重要的目标追求。郑州都市区要实现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
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这三者是什么关系呢?如何协调发展呢?
首先,要以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加快实施工业强市、服务业优先、发展都市农业的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实现“三化”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
其次,要牢牢坚持工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战略支撑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工业化促进服务业和城镇化发展。
再者,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逐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步增强都市区的服务和承载能力。
最后,都市农业一端连着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另一端则连着都市农产品的保障和市民休闲观光的需求,是郑州市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要结合城市市场需求,遵循农业发展规律,用工业化的组织模式、景观化的规划设计、生态化的思路理念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都市型农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