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成品油价跟涨不跟跌愤愤不平的中国消费者,在8月22号听到一则好坏参半的新消息。
目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部门不满意,企业不满意,消费者同样不满意。
此机制出现了一系列的弊端。由于近两年22个平均工作日满足4%的条件相当困难,出现了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下挫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坚挺的怪现象。有业内人士撷取三个时间节点,
如此的调价机制使境内消费者成为最大受害者。中石化香港油站公司宣布自
不仅消费者受损,中国的石油产业也受到了影响。如此明确的定价模式,相当于把国内定价权拱手让给了国际投资者,只要把22天的波幅控制在4%以内,就变相地控制住了中国的油价。不管中国是否要增加战略储备,还是希望油企增加商业储备,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说,是一切尽在掌握。中国的石油战略安全,成为最大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大型油企的进出口总是踩不准点,在高价时进口,在低价时大量出口,最后由国人买单。
是不是将22个工作日下调到10天就可以改变歧视境内投资者的现况,让中国的石油战略更加安全?应该承认,会有所好转,但不会出现根本变化。
无论是22天还是10天,其核心是根据国际原油市场一个月或者半个月的波幅来决定国内油价,定价机制没有改变,仍然是定价权让度于人,完全的太阿倒持。香港之所以有如此迅速的价格变化,原因是香港市场有加德士、中石化、Shell等多家成品油零售商,市场完全开放,价格由公司自主根据市场变化而调整,定价权在于公司。
在境内垄断的情况下,定价权归于公司显然不合适,可能会出现垄断价格,此时首先要增加油品市场的竞争者,至少出现5家左右的竞争者,全部拥有油源进口权利,此时将会出现市场竞价机制,价格的天平自然会消费者倾斜,企业对于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会更加敏感,因为此时他们无法向消费者转嫁成本。
一个三不满意的定价机制,背后折射的是扭曲的市场结构,把扭曲的结构端正过来,价格自然理顺,何牢有关方面频频关照?只要建立石油战略储备机制,建立市场竞争机制,打破油源垄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