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打工子弟城市就学的障碍在哪
时间:2011-08-22 10:03:02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熊丙奇 

    8月18日中午,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门口几名校内工作人员正在悬挂“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实验小学”字样的牌照,现在校名多了“实验”二字。几名前来了解情况的打工子弟学校学生家长被校方告知此处不是安置学校,距离不远的“现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才是。可这所谓“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一天前还是北京市海淀区清河青少年活动中心。(《新京报》8月20日)

    谁说政府解决打工子弟问题的“决心不大”、“能量不大”?一夜之间就能把一个活动中心,变为一所小学。且海淀区教工委负责人称,该新校区符合办学标准,师资力量优越,不需缴纳“赞助费”。这么快就“改造”出一所师资优越的小学来,可谓“北京速度”啊!

    但很显然,政府部门的“决心”用的不是地方。其一,这暴露出少数公办学校不愿安置打工子弟的本来面目;其二,让此前打工子弟学校关停的“不具办学资质”的理由很站不住脚——对“新变出”的“学校”,前来探访的多位家长担忧相关硬件是否达标、教学质量是否下滑,可见该校条件可能还不如这些打工子弟以前上的学校,然而它在政府部门眼里,却是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

    据北京市教委发布的北京市教育事业概况,2010年北京全市有小学1104所,比2005年减少299所;初中345所,比2005年404所,减少59所。那么,为什么北京宁可撤并中小学,却不愿让这些学校接纳打工子弟?

    城市公办学校不愿向打工子弟开放,大致有三方面原因。首先,遭到就读的城市户籍家庭反对,认为校风、学风会被打工子弟“带坏”。

    其次,具体办学者担心给办学带来麻烦,影响本校的教育平均水平和升学率。打工子弟进入公办学校,确实会给原有办学带来冲击。面对打工子弟不适应等实际问题,负责的教育者会想法促进融合,遗憾的是,不少中小学办学者追求现实的办学政绩,把打工子弟视为麻烦,打心里不愿接纳。

    再次,城市管理者担心把打工子弟求学问题解决得太好,会使城市成为“教育洼地”,导致更多打工子弟涌入,让城市不堪重负。就是有条件,也应制造“障碍”,让打工子弟不那么顺利入学。

    以上这三方面,第一条要改变,需要很长时间,在户籍福利的传统思想中,一些大城市居民有着天然的优越感。而第二条和第三条的担忧,却是眼下可以通过制度改革加以消除的。

    办学者的担忧主要缘于目前的办学存在严重行政化倾向,学校追求的是十分现实的教育利益和政绩,要使办学者不是官员而是教育家,就需建立中小学的现代学校制度,这也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重要改革;而城市管理者之所以担心开放教育会把城市变为“洼地”,则主要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合理——以“流入地为主”保障流动儿童求学的机制,导致流入地为流入儿童承担更大教育投入,如果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统筹力度,同时建立学费随学籍走的义务教育经费流动机制,这一现实困境就将得以突破。

    事实上,这两方面制度改革,也将影响到城市户籍人口的心态,进而,城市教育资源向打工子弟开放就不再这么纠结。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