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业之城韶关起家于上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当时国家出于备战的考虑加紧小三线开发建设,欲将韶关建设成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并因此给予了大量的投资。韶关一度成为广东省除广州之外的最重要的工业城市。而到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将经济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心,国家战略性投资减少,由于地方政府投入的能力有限,维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减弱,所以韶关经济发展开始逐步落后于广东的其它地区。
自2004年至2009年,韶关历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3.5%,12.3%,12.4%,14.9%,10.6%,10.1%,其生产总值从2004年的325.02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571.73亿元,5年增长了1.765倍。
2009年,韶关全市生产总值571.73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33.7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例高达60.2%。
高铁加速双转移
从地理位置上看,韶关位于广东,湖南和江西三省的交界处;从经济区域上看,位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中部欠发达地区的过渡地带。
作为广东和内陆地区往来的必经之路,韶关是一个重要的枢纽。但长久以来,仅仅起到了通道的作用。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旅客路过韶关,但却找不到充足的理由在韶关停留,很多人才也是将韶关作为进入广东淘金的跳板。每天有成千上万吨的货物途经韶关,但都没有将韶关作为起点和终点。有人将此戏称为过路财神,认为韶关的区位特点和经济水平决定了它只能是商品流通的通道,而不是商品集散地。
不过,随着近年来武广高铁的开通,韶关被纳入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旺丁不旺财的局面有望被改写。
韶关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江滨日前接待了一批来自广州的投资方,投资方告诉他,从广州到韶关乘坐高铁只要40分钟,相当于到广州市区上班一样。广州南站附近有一批企业,涉及到‘三旧改造’要迁移,高铁开通后韶关的区位优势很明显,他们都想转移到韶关来。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认为,清远,韶关等城市目前经济总量不大,此前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而武广高铁正是改变现状的良好机遇。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专家丁力也认为,武广高铁开通后,将进一步凸显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珠三角生产成本上的劣势,加快广东产业转移的步伐。
事实上,双转移已经成为韶关近年来发展的关键词。在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总投资38亿元的深圳比亚迪 002594 股吧,行情,资讯,汽车公司韶关生产基地将于今年8月建成投产;投资25亿元的中国镁业项目也将在5年内完成投资;投资10亿元的汉鸿高密度纤维板项目首期产值达5亿元。
韶关市委书记郑振涛表示,抓好两个关键,不仅是韶关优化经济结构的现实要求,也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2008-2010年,韶关累计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206个,合同投资540.1亿元,到位资金250.8亿元。去年韶关全市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7.5%,东莞(韶关)产业园,东莞大岭山(南雄)产业园还成功竞得省专业性产业园建设扶持资金,成为区域经济重要增长极。同年,韶关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84万人,转移就业9.5万人,5年累计分别达12.2万人和39.9万人。在省2009年度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和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核中,韶关分别居全省第一名和东西北地区首位(全省第三名),连续两年在全省双转移考核中荣获双优。
产业聚集程度偏低
由于历史的原因,韶关经济以大型国有重工业企业为主,2009年,韶关民营经济增加值261.05亿元,占全市GDP比为45.7%,不足50%。
不过,在江滨看来,这也正是韶关的优势所在:雄厚的国有工业积累了大量的重工业人才,随着国企改制,这些人才将纷纷进入民营经济领域。
为了扶持民营企业,韶关市政府成立了韶关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对入园企业给予租金,政策的优惠,并提供一站式的系列服务。
韶关市格尔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兰军曾在韶关某国企工作10年,后来自主创业,工厂设在韶关市区,2009年搬入创业基地。实话实说,创业基地的服务做得比较好。没搬来之前,像没爹娘的孩子,自生自灭。现在有专人服务,比如工商,安保,餐饮这块不用自己理。用电方面,今年也没有限过电。物流配套方面,园区已经跟物流公司签订协议,速递公司会陆续进来。
不过,兰军也表示,创业园产业配套尚不完善,买配件不方便,要开车到市区去。
兰军遇到的产业配套问题并非偶例。整体来看,韶关的产业集聚程度较低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在空间布局较为分散。韶关市有几十家机械装备企业,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使企业在地理空间上处于离散状态。企业间产业关联度低,由于行业的专业协作差,无法做到资源共享,利益共均,造成部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情况。韶关钢铁集团生产的下游产品不能广泛为韶关市的有关企业所用。此外,各产业的产业链太短。韶关市各企业的产品基本都是处于产业链的中间产品,终端产品少。
民营经济环境需要进一步的改善:政策环境不够宽松,企业在用地,融资,税收等方面仍有不少问题,既制约企业进一步积累做大,又阻碍民间资本再投入。中介机构等职能尚不健全。以机械,建材行业为例,韶关市机械,建材等都有自己的行业协会,但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行业协会的成立往往出于行政需求。此外,中小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对比起珠三角地区的城市,韶关市在包装,仓储,物流,信息,融资担保等方面的服务企业还比较少,服务能力很有限。
专家建言:建商业集散地
韶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教授,粤北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发兴认为,韶关是一座老工业城市,旧城区人口稠密,城市功能相对集中,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宜居城市,首先要按照生态,文化,休闲,宜居的原则,以及高起点,高标准,现代化的要求,全盘统筹,优化中心城区的生态宜居功能。
其次,围绕生态,休闲的宜居城市发展方向,做好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工作,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无污染和可循环无废物排放的产业,如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工和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物流,中介,旅游,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法律咨询等服务业。构建多元服务平台,走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的发展之道路。
韶关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徐林清认为,韶关要快速发展,就要加速韶关的城市化进程。没有快速的城市化,就没有高效率。一般来说,小城市虽然适宜居住,但生产效率较低。越是大城市,其生产效率便越要提高,虽然在生活环境方面会带来损失。韶关的目标应该是在较短的时期内将韶关建设成为湘粤赣边界的中大型城市,成为这个地区的一个次经济中心,提高它对周边地区人才,资金,资源,技术的吸引力和经济上的凝聚力。
韶关各市县要放弃行政上的隔离,采取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实际上,到目前为止,韶关仍然是粤北,赣西,湘南大面积区域内的最具实力的城市,其它城市如粤北的清远,湘南的郴州,江西的赣州均无法与之相比美。加上珠三角地区经济优势的丧失和多中心的特点,其对韶关的极化效应正在减弱,客观上也为韶关的崛起提供了机遇。
在不久前公布的广东省民营经济工作考核优秀地级以上市中,韶关名列第二,仅次于佛山,韶关未来作为交通中心和物流中心,商贸中心的定位,将逐步中和目前国有重工业的占比,一个产业多元化的大都市韶关,更需要的是大众消费产业,而非传统制造业。
其次,要改善区际和区内的交通运输条件,大力发展商贸业。区域边缘地带的区位特点给商业的发展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因为这些地区距区域中心(商业中心)都较远,居民的购买和销售活动都要支付较高的运输成本,所以这些地区非常有可能建成区域之间的次经济中心。韶关在1990年代初提出了发展大经贸,大流通和大市场的战略,并将两场(市场和商场)建设作为突破口,发展韶关的商贸业。例如,近年来韶关逐步建立起了一些批发市场,如南郊水果批发市场,五里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粤北粮食批发市场等,面向周边地区的市场建设也有较好发展。市区零售商业发展迅速,建成了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百货商店和连锁商店。但总的看起来,韶关商贸业并没有发展到足以吸引周边地区的购买力的程度,甚至韶关地区居民还要到广州等地去购买耐用消费品。
所以,韶关不仅要改善韶关到珠三角地区的交通,也要改善区内交通以及韶关到江西和湖南的交通,降低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从而降低商品售价,吸引周围地区的购买力。韶关商业发展起来后,将成为这一地区的最重要商品集散地,成为内地产品与广货的交易中心。商业的发展还将带动韶关的餐饮业,酒店业,旅游业,加工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