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权利视角的乡村振兴——农研智库观察》自序
时间:2025-03-21 13:05:35  来源:城市化网  作者:张英洪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强农强国,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加快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切实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强化对农民权利的维护和保障,从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在法治的轨道上尊重、保障和实现宪法规定的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尊严,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强农强国的根本途径。


我多年来始终坚持从权利视角观察和研究“三农”问题,主张通过全面维护和保障农民权利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权利视角的乡村振兴,就是通过尊重、保障和实现农民及市民的基本权利,营造有效保障农民及市民的人权、产权、治权的现代法治环境,从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同时,乡村是否实现全面振兴,社会是否实现文明进步,我们要看农民及市民的基本权利是否得到了尊重、保障和实现。权利视角是超越城市和乡村、时间和空间、职业和专业的视角,是着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视角,是真正体现人民利益至上的视角,是切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视角,是全面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视角,是夯实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文明进步基础的视角。

权利视角的乡村振兴,需要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好地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权利导向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重点要保障和实现宪法赋予全体公民的人权、产权、治权。权利兴则乡村兴,权利兴则民族兴,权利兴则国家兴。

新时代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跳出“三农”看“三农”,形成时代眼光、历史眼光、世界眼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公共政策、法律制度和实践活动要与中国乡村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人类共同创造的现代文明相结合,既传承和弘扬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天人合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坚持和践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实现乡村文明、城市文明、农耕文明、现代文明相融合,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创造出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新中华文明,这将是造福国人、惠及全球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在维护权利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质上也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基、固本、强根、铸魂。

本书收录的是我从权利视角观察和研究“三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市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部分调研报告和思考文章,主要内容分为六篇:第一篇为“农民增收与共同富裕”,第二篇为“乡村建设与城乡融合”,第三篇为“农民发展与制度公平”,第四篇为“新型城市化与制度创新”,第五篇为“乡村振兴与权利兴农”,第六篇为“乡村治理与现代文明”。虽然这些调研报告和思考文章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比较大,形式多样,但都是围绕维护与发展农民权利这条主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个主题、让农民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现代文明生活这个主张。我在长期的农村调研中获得的深刻体会和重要启示是:没有对权利的维护和保障,没有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不可能有乡村的振兴和民族的复兴,即便是一时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也随时可能被清零。本书旨在为乡村振兴研究提供权利视角,为农民全面发展探索权利路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权利基础,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激活权利元素。

几十年来,虽然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作为一个“三农”政策研究者,我坚持造福百姓、服务众生的立场没有变,坚持以良知和智慧报效国家、回报社会的志向没有变,坚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目标没有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没有变,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方法没有变,坚持说真话、不说假话的学者底线没有变。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张英洪

2023年1月9日

(本文摘选自《权利视角的乡村振兴——农研智库观察》的自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