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国家体育总局出台体育助力稳经济促消费激活力工作方案
时间:2022-07-07 20:32:40  来源:城市化网 
  7月7日,国家体育总局网站发布了《关于体育助力稳经济促消费激活力的工作方案》,从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和加大体育产品供给两个维度提出落实纾困政策、减免相关费用、加快资金执行、优化政府采购、降低融资成本、加大示范支持、加大赛事供给、丰富健身活动、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场馆开放、优化体育彩票品种结构、加快投资建设、深化融合发展、促进体育消费、带动体育就业等15条共42项具体举措。

关于体育助力稳经济促消费激活力的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和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在体育领域切实推动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及时落地见效,发挥体育助力稳经济、促消费、激活力的作用,现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高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体育团结民心、凝聚力量、激励精神的独特作用,落实落细稳经济促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深化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丰富体育产品和服务,激发体育消费活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服务“六稳”“六保”、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稳住经济大盘、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贡献体育力量。

  二、主要措施

  (一)加大助企纾困力度

  1.落实纾困政策。坚持“救扶帮”结合原则,梳理国家层面关于减税降费、缓缴社保费、降低融资成本等各项政策,推出助企纾困政策工具包,组织专家进行政策解读,让体育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通过体育总局官网、中国体育产业信息平台等媒体宣贯政策、交流各地助企纾困的经验做法;推动各省(区、市)体育行政部门主动对接体育企业,推送惠企政策直达;鼓励中国体育场馆协会、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等协会组织精准对接本领域体育市场主体需求,进一步细化实化、分类推送适用本领域的助企纾困政策。

  2.减免相关费用。2022年,体育总局所属企事业单位对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出租房屋的,减免3-6个月租金;鼓励有条件的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减免或缓缴中小微企业办赛费用、企业会费及个人会员会费。

  3.加快资金执行。推进预算执行进度,依法依规、提前下达采购订单,加快各类涉企资金的拨付和执行进度,做到早使用、早见效;进一步清理往来款项,及时足额支付合同尾款、质保金等。

  4.优化政府采购。放宽体育总局部门集中采购标准,体育设备及医疗设备(均为4级品目)提高至100万元;在所属直属单位部门招投标过程中,全面推行保函替代保证金,不得限制企业以保函的方式提交投标、履约等保证金,对参与投标的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比例提高至20%;加快政府采购项目合同签订、组织验收、资金支付的执行,切实降低供应商交易成本。

  5.降低融资成本。争取发展改革委支持,将体育企业贷款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支持范围,有效降低体育企业贷款成本;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体育企业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质押贷款创新,建立服务体育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有力支撑体育产业发展;推广四川“体育贷”、广西“体育主题银行”、江苏“体育企业金融绿色通道”等做法,鼓励各省(区、市)体育行政部门与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保障体育企业融资需求。

  6.加大示范支持。争取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将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纳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范围;认定一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集聚体育要素,激发市场活力。

  (二)加大体育产品供给

  7.加大赛事供给。按照“一赛一审”要求,安全有序恢复线下体育赛事,加大登山、赛艇、帆船、马拉松、自行车等户外运动赛事供给,组织开展“体总杯”全国三大球城市联赛,启动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优化赛事结构、提高观赏性、加大转播力度,力争做到国内赛事应办尽办、应播尽播,把更多赛事呈现到人民群众面前;公布全国运动会、全国冬季运动会及全国单项体育赛事目录,公布办赛指南和申办办法,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市场主体承办。

  8.丰富健身活动。继续开展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等各项线上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开展全国社区运动会、“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等主题健身活动等;以“8.8”全民健身日为契机,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面向青少年组织开展“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

  9.吸引群众参与。在运动技术等级评定政策基础上,打通专业与业余之间的界限,按照科学合理、便民利民的原则建立体育运动水平等级称号体系、等级标准体系;践行“训练场就是直播间”理念,支持有条件的国家队将运动员训练场景向公众传播,组织开展国家队公开课;落实《建立国家队、省队运动员进中小学校和社区开展健身指导服务长效化机制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冠军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丰富普及运动项目、推广体育技能、传播体育文化的方式,不断激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10.推动场馆开放。有序推动体育系统所属的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组织或承接各类全民健身和体育竞赛活动;在保证专业运动队日常训练和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动体育系统训练中心、基地和体校内的部分场馆场地向社会开放。

  11.优化体育彩票品种结构。丰富体育彩票游戏种类,融入体育元素、宣传体育文化、传播体育精神,设计更多具有体育主题、地方特色、收藏价值的即开型体育彩票,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12.加快投资建设。加快推进已安排的体育总局直属单位基本建设项目;加大直属单位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推进力度;会同发展改革委提前启动2023年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项目的申报、确认和资金下达,支持各地加快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社会足球场、健身步道、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等体育设施建设进度。

  13.深化融合发展。推动体卫融合,启动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和社区运动健康之家试点工作;加快体教融合,规范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加强对职业资质、课程设置及相关活动组织的指导,推动体校、体育俱乐部进校园开展课后服务,不断满足“双减”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培训需求;深化体旅融合,认定一批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向公众推介一批安全、健康、便捷、高品质的国庆、春节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加快体育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大力发展数字体育。

  14.促进体育消费。深化体育消费试点工作,推动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通过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培育体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放体育消费券、组织体育消费节等措施,更好满足群众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体育消费需求;宣传绿色健康生活方式,鼓励群众走向户外、参与户外运动,支持体育社会组织下沉社区、体育企业面向广大群众组织户外健身活动,进一步挖掘户外运动、绿色出行等领域消费潜力;鼓励各级工会组织户外赛事活动、按规定购买相关服务;结合疫情防控形势适时举办全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中国体育消费博览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15.带动体育就业。引导鼓励各级各类体育组织多渠道开发体育就业岗位,创新探索灵活就业方式,吸纳更多社会人才从事体育工作;研制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多渠道、多层次加大对体育产业人才培训力度,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线上线下培训;继续发挥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扶持基金的扶持引领作用,积极开展运动员职业转型培训,资助各地开展运动员实习实训活动,为运动员创办企业及创业孵化等给予资金支持。

  三、组织实施

  (一)强化责任担当

  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充分认识到稳住经济大盘是当前国之大事、要事、紧迫之事,深刻理解确保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极端重要性。体育总局将建立工作机制、加强监督检查、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各单位要抢抓时间窗口、压实工作责任、加快任务落实,把稳经济、促消费、激活力的各项措施贯穿到全年工作中,并于年底前报送任务落实情况。

  (二)抓好疫情防控

  要坚定不移、慎终如始地抓好体育领域疫情防控,坚决执行“动态清零”的防疫工作总方针,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行业指导、监督责任,不断完善责任体系、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抓好各项防控措施。加强对体育赛事活动、运动队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疫情防控工作。指导、督促体育行业从业者、消费者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要求,接受属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

  (三)确保安全稳定

  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生命线,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开展体育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聚焦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围绕体育赛事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大型体育场馆和公共体育设施、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新兴体育活动、射击竞技体育和运动枪弹、航空体育、体育彩票等强化安全监管。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采取攻守结合措施,妥善应对国际形势和国际体育制裁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带来的风险挑战。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