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的保障房为什么备受诟病?
时间:2011-07-07 14:17:08  作者:牛刀 

    保障房在其他国家都不乏成功的模式,而在中国,保障房却一二再再而三受到质疑。究竟是什么原因? 仔细想来,公众所批评的不是保障房,而是在批评政府。 在现阶段,中国基尼系数突破0.5的国际警戒线的情况下,政府推出1000万套保障房,解决一些急需要住房而又既租不起更买不起的群体,无论对谁都有好处。就我来看,保障房至少有以下效能:

      一、调节市场供求关系,解决燃眉之急。这么多年来,政府在房改的政策上基本是失败的,没有一个国家依靠房地产来拉动经济,尤其是住宅产品,首先是解决居住问题,而现在为了钱,什么脸面、什么法制、什么法规,统统弃之脑后,导致强行拆迁、破坏耕地、毁农民家园,无所不用其极,令人发指,还拒不改正,那你究竟想干什么? 有的人搬出印度、巴西的例子,我最近在写作《中国通胀全球通缩》这本书时接触到,2010年印度整个房地产占GDP只有1.1%,巴西只有1.7%,相比中国的15%要少将近10倍以下。而且,还把他们最高房价来和我们的均价做对比,为什么不把印度最高房价去和北京钓鱼台7号相比,30万一平方米,你在印度找得到吗?迄今资料上,我没发现。

    这些且不说,这么些年,推出的住宅根本就不是针对中国城市居民实际购买力,总供给与总需求完全脱节,全国660个城市,造成空置住宅从2009年的6540万套,一跃到现在的突破1亿套。试问,中国有多少土地资源可以闲置和浪费?你现在土地不够,就去拆农民的房子,去抢占农民的耕地,你这不是对民族的犯罪吗? 所以,政府现在来限制商品住宅的开发,推出保障住宅,实在是无奈之举。从积极的方面想,一线城市限购,把年轻白领、农民工群体全部限制在买房群体之外,那么,建一点保障房解决他们住的问题,起码让他们能够创业能够安居,以图来年进行改善。应该说,只要他们在开始纳税,就应该有一个居所,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保障房应该发挥的是这个功能,可以解决这些人的燃眉之急。

    二、保障房的供给是真正的有效供给。没听说过那个政府多建保障房都会受到开发商的恶意攻击,这是滑天下之大稽的事。当年在香港,董建华特首在住宅房价上涨时,一下推出8.5万套公屋,也就是香港的保障房,房价应声而落,一年跌去50%,能说保障房调节市场的效能微弱吗?不可能。问题就在于,保障是不是在真正解决有效供给。 在一二线城市,主要是两大群体的住房存在问题,白领阶层和农民工阶层是一大群体,城市贫困人口为一大群体。这两大群体的安居问题解决得好,有必要建那么多房子吗?

     到美国的西海岸去看一看,那么人口的密集的城市,那么高度发达的城市,那么多白领云集的地方,他们建了那么多房子吗?没有,到处鸟语花香,绿荫盖地,哪有北京上海这样,走路散步都没地方。 美国的经济适用房,也就是保障房可以覆盖85%的社会群体,但是,在西雅图,我们看得到是,很多能够购买经济适用房的美籍华人,都会自己去买别墅,而不会占一套经济适用房,因为你占了一套经济适用房,你的别墅就要缴纳更高的持有税。一下就解决了住宅浪费的问题。那有什么困难? 所以,保障房备受诟病,并不是保障房本身,而是,保障房在中国变成垄断企业和政府官员寻租的工具,而这两大群体恰恰是中国占有住宅最多的群体之一。 现在我们来看看问题。

     一个问题是北京的部长楼。有一次我和龙永图一起在中央电视台做节目,我问他的住房情况,他解释说,部长们很简单,他们最早的部长楼基本都有200多平米,开始只要交租金,后来房改由个人买下来,相当于只要出建筑成本价。那当然是皆大欢喜的事。对他们部长来说,这也是应该的,是时代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政府一面高唱住宅商品化,而部长楼却没有少建。这就造成了,所谓的住宅商品化是对平民的商品化,对高官还是以前的福利房制度,自己只要交一点建筑成本。这个差距在今天来看,一下就拉大了,造成了整个社会在住房制度上的不平等。因为一套部长楼在北京都是好地段,很多现在值1000多万。试问,有多少人终其一生可以赚1000万?

    第二个问题是既然高官们采取这种办法建房子,那么,央企、垄断行业一股脑的采取这种办法。在房改前没有问题,房改后还这么做,那么,住房制度上的不公平就在更大的范围蔓延。时至今日,全社会财富分配制度崩溃,造成了贫富的差距迅速扩大,基尼系数迅速窜上0.5的国际警戒线。有钱的人想更多的钱,有权占房子的人想更多的房子,供求关系从此失衡,住宅永远不够。

     第三个问题就是政府推出1000万套保障房,究竟是给谁的,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没有弄清楚?比方说,北京,现在在北京纳税的短于5年的白领、农民工和贫困群体究竟有多少,可以解决多少,这个,应该向社会解释清楚,以确保这些保障房确实分给这些急需住房的群体。他们安定了,社会安定一半,就不需要每年花那么多维稳费。你每年花5000多亿对付老百姓,不如切实花点钱解决实际问题。把这些问题向社会传达清楚了,而实际也是这样做,政府的信誉还可以挽回一点。 所以,必须从源头解决高官和垄断企业员工住宅商品化的问题,不允许自己建房子。既然住宅商品化,那么,人人都要一样商品化。这样,政府的保障房才不会招致这么多的诟病,因为这样做,保障房才是真正的保障房。否则,一旦被沦为寻租的工具,建的越多问题就越大,最后无可收拾。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