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08 10:00:10
来源:城市化网 作者:马庆斌
城市发展建设要服务于中国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高水平的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需要。城市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发展上要更好实现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建设更加符合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包容、活力的城市。
建设格局富有弹性的城市。城市的发展避免“摊大饼”式的发展,坚持组团式、网络化发展。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科学确定开发边界、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开发强度。
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城市。坚持集约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性。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城镇开发边界,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加强各类规划空间控制线的充分衔接,形成规模适度、空间有序、用地节约集约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建设更加有品位品质的城市。既要规范加大餐饮、酒店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建设。也要加快建设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等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产品和精神产品高品位追求。
建设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强的城市。更加重视街区安全,让城市街区成为群众悠然自得闲庭信步的地方。构建校园到家园的安全通道体系,强化法律、安保等制度性建设,建设街道、学校、家庭、社区协同的“街道眼”,守护学生安全,建设“零风险”青少年保护体系。口袋公园、微型广场等公共空间建设,构建邻里和睦的社区环境。
建设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的城市。推进高质量就业体系建设,支持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探索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新机制,加快构建以促进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医保制度。支鼓励利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医保政务服务一体化办理。持完善普惠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尽快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在都市圈内推动公共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挂钩机制,改变原有公共服务按行政等级配置的状况。
建设更加健康的城市发展体系。分地区分类型制定更为健康的城市发展规模体系。打造引领中国经济全球竞争力提升的特大超大城市,提升流动人口返乡后创业定居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聚集能力和吸引力,完善就地就近城镇化政策。加大对都市圈、城市群内部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提高都市圈、城市群内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引导东部城市群之间协调发展机制,打造东部沿海世界级都市连绵带,增强中部城市群承接现代产业的能力,引导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打造精致精美城市。构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中小城市发展的良性机制,形成群星伴月的网络化发展模式。
打造更加韧性的城市。以中心城市为关键节点的新型区域生产综合体,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既要强调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动产业专业化,又要考虑区域粮食、生态、应急等多重目标,在产业市场化和服务区域急难险重任务的公益性之间实现平衡。加强城市与城乡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完善民生服务供给体制,创新医疗服务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建设更加智慧的城市。运用物联网、互联网、数字经济等新技术、新设施建设。提高政府决策、规划、养老照护、交通、生态治理等领域的智慧化水平。
打造更加低成本落户的城市。降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市间人口流动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继续坚持土地指标、转移支付等与农业转移人口的挂钩政策。加大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的衔接和互认。在保障住房、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等方面加大覆盖力度,在更大力度上对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加大投入力度,降低城镇居民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支出,激活交通、旅游、艺术品等方面的消费潜力。研究并制定农村宅基地、耕地、集体建设用地等“退出机制”与农民进城落户的社保、就业、购房等“进入机制”的政策。
加快培育区域性活力中心城市。打造更加具有区域意义和全国意义的活力中心城市,通过更加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现代立体交通物流体系,将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贯穿起来,形成南北经济共舞的新态势。
(作者系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