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各地加快了建设“无证明城市”的步伐。城市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城镇化处研究员马庆斌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很多地方宣布要建设‘无证明城市’,我认为这里的‘无’是政府要“无为”而“有为”的意思。政府有关部门,按照简政放权要求去管理社会去服务。这不但是增强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需要,也优化了营商环境。”
马庆斌这番话里提到的“无为”“有为”颇有点道家的意味。其实“无证明城市”的背后就是相关数据在各部门间、各种场合下都能够自由地使用和调取。马庆斌指出,数据共享可能带来个别机构经济利益减少,但是它的公共利益和社会价值会提高。实际上这是“无证明城市”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必要条件。“数据本身是有价值的。有价值就意味着有机会和利益。”他打了个比方:“比如医院之间,为什么你在A医院看病做了检查拍了片子,再去B医院看病还要再检查一遍拍片子,因为每个医院基本上都配了CT设备,用了别人的数据,那么我的设备可能要空闲下来,甚至用得不够,我挣钱就挣得少。”
马庆斌认为,“无证明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实现政府部门和老百姓之间良性互动的过程。他举例说,前段时间朋友的车发生了剐蹭事件,在保险公司和交通部门之间,还有保险公司和事故双方之间,不用去现场,直接在网上就办理,各方彼此都将真实数据通过手机或电脑传输到平台上。这就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当然,在给予足够信任的同时,也要未雨绸缪,划定诚信的规则,一旦出现问题,严惩不贷也是必须的。
马庆斌特别强调指出,“无证明城市”不意味着公共服务部门可以少作为。相反,在所需证明更少的情况之下,怎么样能够保证办事事项的公正合理和真实?相关部门承担的职责其实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