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逆城市化
时间:2021-04-16 11:29:53 
概念

  逆城市化是美国地理学家波恩1976年提出来的,主要指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小城镇甚至非城市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


起源

  100多年前,英国城市规划的边缘人士霍华德曾竭尽全力想创建一个人类理想的“田园城市”。即在不影响英国社会既得利益集团利益的情况下,开创一个集农村和城市各自优点长处的人居环境。这可以算是逆城市化的思想起源。逆城市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普遍。二战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美国加快了城市郊区化的进程。大都市内部的郊区人口增长速度远远快于中心城市人口增长速度。

  真正意义的“逆城市化”是在1970年以后在发达国家发生的。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历快速发展之后进入城市化进程的第三个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大城市人口停止增长甚至减少,人口和其他资源的流向开始转向中小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周围的郊区小城镇。这种现象在7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并被命名为逆城市化,然后在欧洲的发达国家出现。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逆城市化不意味着国家城市化水平的下降,它只导致城市发展新的区域再分配,它是人们对居住环境偏好变化、交通通讯高度发达、生产地理格局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事实上,逆城市化正在推动城市化更广泛地传播。


本质

       与郊区化不同的是,逆城市化并不是人口从城市中心像周围的郊区和农村地区的迁移,而是指人口从大城市区域向较小的城市和城镇的移动。“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大城市化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其中一个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

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关系
  逆城市化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发展过程。
  城市化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一般要经历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个阶段。城市化带来的是一定区域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居住和消费功能向城市聚集。在这些聚集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大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愈来愈强大的聚集效应,同时也带来了聚集空间趋近极限和难以持续的种种“城市病”。当城市发展到了一定极限,就要调整和优化城市的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由此,中心城市的各种功能,比如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以及居住和休闲娱乐等功能纷纷向有条件的中小城镇及乡村分解。同时,也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渐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市区出现“空心化”,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随着逆城市化的进程,大量的富裕人口带着资本和技术来到乡村或小城镇,在一定区域内产生经济拉动力。
意义
  首先,利用“逆城市化”,可解决“城市病”,促使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其次,交通、电信的发达是“逆城市化”得以畅流的基本物质条件。再者,利用“逆城市化”的力量发展村镇,即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发展应注重与中心城市“对接”。同时,提高小城镇的吸引消费的能力和消费力,就是吸引中心城市的人流、物流和产业流,为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而深厚的基础。此外,在创造吸引和驻留“逆城市化”的条件上着力,就是强化特有的天然优势、历史优势,以及创造新优势。可见,借助“逆城市化”的力量发展村镇,是促使村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和最佳选择,也是推进城市化的最佳选择。

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
       美国
  城市郊区化发生在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表现是城市人口向郊区转移,大城市外围分散布局卫星城镇,根本原因在于城市人口、服务业及相关产业向郊区迁移的一种离心分散化。美国从18世纪末城市化的初始阶段始到20世纪末“逆城市化”出现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时间。19世纪后期,在霍华德田园城市思想的影响下,首先一批富有阶层搬入郊区,在随后的半个世纪里,家庭汽车的大量使用和公共交通设施快速发展极大地加速了城市郊区化进程。城市内的大量中产阶级开始涌向新的郊外开发区居住,城市空间结构形态随之发生变化,城市发展在空间上表现为卫星放射状。二战后市区地价趋高,但是市区土地的供给已经高度无弹性。这时美国政府为了合理地规划城市发展,对在郊区选择住宅给予鼓励,使得更多中产阶级包括部分低收入阶层能够支付郊区住宅,郊区化得到普遍发展。20世纪末,美国的“城市空心化”发展迅速,郊区已由城市边缘扩展的松散形态, 演变成为具有各种城市功能的就业中心。
       德国
  城市化进程中。非常鲜明的特点,中小城镇是城市化的主体、城乡一体化程度高。德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只有柏林、汉堡和慕尼黑。小城市(人口在2万—20万)在所有城市中占了76%。在城乡一体化中法兰克福经济区非常能够说明问题, 它是德国的交通枢纽。对整个欧洲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法兰克福的经济地位在增强,但市区人口呈现负增长趋势。这说明大城市的人口在逐步向郊区和中小城市流动。全德每年有20万人向郊区和小城市流动,城市空心化、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加强。
       日本
  到20世纪20年代逐渐形成了日本的四大工业地带,这奠定了日本临海城市带格局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时日本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75.2%。在经济高速发展中,也曾经出现了劳动力大批进入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的现象,一时造成大城市人口拥挤和地区间差距拉大。1975年以后,由于工业增长速度减缓,大城市开始趋向扩散发展, 人口向东京、名古屋等大城市集中的状况趋于消失。90年代后,由于地价上涨,出现了与美国城市发展史上相同的状况, 市区居民和企业离开市中心向周围城郊迁移,城市郊区化发展明显,新城市不断出现,形成了城市群,市中心区人口减少。
       英国
  在英国,主要中心城市的土地开发话动由城市中心地区转向城市边缘地带转移,主要原因在于:
  (1) 市中心地区和城市边缘地带地价悬殊。英国地价特点是南部高于北部;城市中心区高于边缘区;不同类型的城市用地之间存在非常高的地价差。
  (2) 住宅建设对土地需求不断增加。
  (3)工业结构改变冲击了传统工业,许多不适于在城市中心区发展的企业开始外迁。
  (4)城市中心购物功能衰退,消费者的兴趣逐渐由市中心转向郊区,城市郊区的购物中心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
       俄罗斯
  城市化水平速度很快,十月革命以后的70年间其城市人口从0.291亿人增加到1.775亿, 是原来的6倍。以莫斯科为例, 莫斯科市区面积994平方公里,在一个多世纪中发展到了原来的17.75倍,主要是沿交通线呈放射状、走廊式发展。前苏联长期实行低房租政策,经济发展的成本长时期以来过多地由政府负担。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城市建设的成本开始转移给市场,地价开始上扬,市区地价攀高使得居民点布局呈现新特点:过多的土地需求只能在郊区得到满足。土地的需求者主要是城市居民,目的是为了寻找第二住所和辅助消遣,土地的用途主要分为四类:乡间别墅、果园、菜地或村舍等,从一定意义上讲,莫斯科市郊的土地利用类型反映了莫斯科市民拥有财富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