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重大区域战略深入实施。”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同时,完善便民设施,让城市更宜业宜居。
报告起草组成员刘日红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但干货颇多。
城镇化率达到60%后,城市下一阶段应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促投资”与“惠民生”的平衡下,如何提升城市增长后劲?宜业宜居的目标如何实现?这些有关城市发展问题备受关注。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再被提及
当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已成为我国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也被视作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
“十三五”规划纲要列出了19个城市群,这些城市群承载了全国78%的人口,贡献了超过80%的GDP。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以10.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近40%的人口,创造了超过一半的国内生产总值。
“从国际经验来看,中国2019年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还仍然处在30%—70%之间的加速期。”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说。
但目前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有44.38%,蔡继明表示,这意味着近2.3亿农民工及其家属并没有城镇户籍,无法在医疗、就业、教育、社会保障以及住房等公共服务方面享受到与城镇户籍人口同等的待遇。
“因此,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和中高收入的国家而言,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还有待大幅度提高。”他认为,这就需要尽快缩小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差距,加快解决已进城的农民工及其家属的户籍问题,并且继续降低农民工进城落户门槛;同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吸引更多进城转移就业的农民变市民。
对于城市群的发展,蔡继明认为这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普遍出现的模式,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在过去,我国城市发展长期奉行‘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向,这让大城市的发展一直受到人口、土地等资源的限制,以至于上海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最大城市,其人口规模远远小于人口不足我国1/10的日本的首都东京。”蔡继明说,因此,近年来中央开始调整城市发展战略,并于2018年提出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城市竞争已告别单打独斗阶段,已经上升为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城市群将成为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地域单元。”他说。
对于城市群的发展,叶堂林认为一定要实现中心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间的协同发展,形成合理的金字塔型城镇等级体系,才能实现1+1+1>3的效果。
在他看来,城市发展有四个阶段:初期单个城市的发展;中期是都市圈;高级阶段是城市群发展,我国城市发展正处于这个阶段;最高境界则是城市连绵带,可延绵数千公里,这将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下一个阶段。
3.9万个老旧小区改造市场空间可达1万亿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
老旧小区改造,被认为是今年“促投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城市更宜业宜居的重要途径之一。
记者注意到,在4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出,今年各地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比去年增加一倍,重点是2000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区。
“老旧小区一方面处在城市核心位置,拥有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附属资源,另一方面又面临居住品质差等问题,疫情加剧暴露老旧小区居住品质不足、防疫功能弱的问题。”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北上广深建筑时间超15年的小区占比均超过了50%,北京、上海更是接近65%。
以北京为例,来自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北京20年以上的小区中57.3%的住户房屋面积低于60平方米,平均每间房的面积19.42平方米,仅有33.8%的社区配备电梯;同时,19.8%的小区绿化率低于30%,绝大多数的社区车位比例小于0.5,16.1%的老旧小区没有集中供暖。
此外,相关调查显示,大量老旧小区没有专门的电动车充电车棚,居民在楼道或家中充电,容易引发火灾,带来安全隐患。
老旧小区改造背后,也蕴藏着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前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做了一个测算,老旧小区的综合改造成本按每平方米1000元计算,今年改造700万户,每户100平方米,加上停车设施、加装电梯、海绵社区建设,总投资额将达到7000亿元到1万亿元,预计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1.2—1.5个百分点。
而投资和就业密切相关,2008年建筑业固定资产投入10万元就可以增加一个就业岗位。据此计算,1万亿元投资大约能带来1000万就业岗位。
如今,各省市也纷纷有所行动,相关老旧小区专项债密集落地。据WIND数据,截至5月19日,内蒙古、宁夏、山东、广东、山西等5省区25个老旧小区项目通过专项债融资26亿,其中广东省有13个项目,占比超过50%。
城市宜业宜居短板如何补?代表委员建议加快数字化转型
在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
“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意味着后续城镇化发展,依然是房地产在内各产业发展的动力,尤其是农民进城购房需求是亮点。”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
而报告特别提到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他认为各省会城市及周边县市的房地产发展将成重点。
不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重申了“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房地产发展目标依然是平稳健康发展。严跃进认为,这意味城市发展将更强调宜居性,后续补短板是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将在绿化率提升、新基建建设、公共医疗卫生等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发力。
宜居,就是让市民住的更安心。“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也作为重点,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南昌市副市长龙国英表示,在疫情防控中涌现出了许多好经验,但也存在着应急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她准备的提案大部分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有关。其中,龙国英建议要强化信息技术在联防联控中的应用,全面推进社区数字管理服务模式,努力实现数字社区和智慧服务高效有机统一。
宜业,就是“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让包括新市民在内的居民更有获得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虽短,但关怀民生的情谊却更显绵长。”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说。其中,“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的措施令他格外关注。
他在建议中提到,疫情当下,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路径应由线下延展到线上,支持企业等市场主体搭建线上职业教育平台,政府可开放一定的职业资质认证权限,以发放补贴、宣传引导等方式鼓励更多劳动者参与。
疫情期间,直播带货、云旅游、线上问诊等新业态逐渐成熟,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被广泛运用。姚劲波还建议,县域经济也亟需抓住数字转型的战略机遇,加强基层人员的互联网应用技能培训,鼓励线上职业教育平台免费向基层开放部分课程,同时县级政府可组建培训师资队伍,在县、乡开展专项培训,提升当地居民网络技能和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