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2月17日北大开启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方式与以往的现场教学有何区别?北京大学校报记者对北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城市化委员会委员李迪华进行了专访。
“因为这次疫情,国内从幼儿园到大学全面采用远程线上教学的方式授课。这个不得已才采取的行动,将可能会意外地对中国的在线教育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次本身就是一次全面的推广”。在谈及对在线教学的认识时,李迪华如是说。本学期李迪华主要承担了城市与环境学院本科生《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课程,以及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研究生课程《景观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与《景观自然系统与评价》三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对于在线教学他有很深的体会。
灵活的线上教学
为适应在线教学的方式,李迪华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这门课以往的50%基础知识由课堂讲授,另外50%为教学实习和学生独立研究。受疫情的影响,教学实习部分现阶段很难展开。作为弥补,在备课的时候根据学生需要补充了一些实际案例。第一次课上我就提醒学生努力关注现在身边的环境,很难得有机会带着问题在一个自己生活过很多年的地方待这么久。”理论要联系现实,一直是李迪华课上强调的重点。为此,他号召学生们提供身边的环境照片,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讨论。同学们的参与非常踊跃。“当然,在疫情结束后,我还是希望能够给学生补上教学实习的内容”,李迪华补充道。
为了适应现状,李迪华将对本次疫情的反思与学生独立研究结合起来:“针对此次疫情,在课堂中增加了部分内容,即鼓励学生在独立研究选题中探讨此次爆发式的流行性疾病对于未来城乡规划的影响,以及如何去改善我们的城市环境,进而探索中国城市和公共空间、人们生活方式、身边的建设问题与解决方案。”
优势与挑战共存
“这两周在线授课的方式,带给我的体验还蛮深的。” 在问及对于在线授课有何体会时,李迪华说。“首先,在线授课对老师的要求比现场授课要更高一些。比如,就语言而言,在线授课除了必须具备现场授课应有的准确表达之外,还要求使用更加清晰和简洁的语言。面对面授课时学生没有听懂问题可以随时提问,老师可以看着学生眼神反馈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在线授课中获取即时反馈信息难度很大,授课过程需要提前做更好的设计,讲授时要运用必要的重复技巧。”当然,对于这种挑战,李迪华持有积极的心态:“相信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在线授课后,老师们(尤其是青年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除了对教学能力的锻炼以外,李迪华认为在线授课还有利于改变知识共享的观念与行动。北京大学一直特别重视在线教学,李迪华说,他2016年就带着研究生参加了教学与发展中心的慕课培训,之后帮助崔海亭和黄润华两位老先生把《景观自然系统与评价》做成了华人慕课网的一门在线课程。有了慕课支持,李迪华在接下《景观自然系统与评价》教学任务后,更新了教学模式,在学生自己网上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他每周带领学生到北京城郊和市区实地考察、现场讲解,李迪华称之为“田野课”。最近几年,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一年级研究生每周的田野课成了大家开心的节日。这种模式还引起了外校青年教师的关注,有人赶来旁听希望能够借鉴,参加几次后决定放弃,因为需要的知识储备太大了。
慕课2016年上网后,网上每年有数百人注册,数千次播放。李迪华介绍,今年因为不能同步上田野课,决定和同学们进行在线交流,过去从未用过这个方式。开启在线课程数天之内,有二百多人加入到微信群。目前已经在学校计算中心WEBEX在线会议平台上进行过两次交流,效果非常好,大家都很兴奋。参加交流的除了本校30多名研究生外,大部分是其他高校研究生和本科生,有的是资深的专业设计师。交流的问题除了少量基本概念外,更多的是知识与实践结合的具体问题。“解答这些问题恰恰是北大老师们的专长”,李迪华说,“在线教育将重新定义北京大学的社会责任,使北京大学在未来教育、无差别教育和终身教育中做得更好,彰显北大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这次大规模在线授课,将累积海量的视频教学资料,把这些资料用好需要更多的教师个人与学校有关部门一起想办法”。
“在以往的现场教学中,许多板书、即兴教学内容在给学生讲完之后便结束了,好像没有发生过。在线授课提供了另外一种方式:在该过程中,老师能够便捷地将教学过程的资料、视频保存下来。”说到这里,李迪华举了一个课程例子,阐释他是如何从一开始担心在线教学不能板书到发现“在线板书”的好处的。李迪华的教学一直重视板书,他认为板书帮助学生理解的效果比使用PPT强。学生说,李老师上课时经常忘记PPT,随时都可能抓起粉笔到黑板上写画。在线授课如何板书,一直是李迪华担心的关键点。在使用手写板完成了向学生解释他的“设计思维模型”后,李迪华说:“太开心了!比在黑板上写感觉好多了,可以随时从任意时刻回看,这个太强了!待学生返校后,我要探讨在教室里使用ClassIn的授课方法,随时录下自己的课程,争取更多的共享。”
“面对面交流的效果是无法被替代的”,一方面肯定在线授课对社会教育的潜在意义,另一方面他还是期待学生早日回到校园,回到老师的身边,和他们一起完成田野课,李迪华说,“我可能会请学生把田野课都录下来,分享给更多的人。”
一点儿小插曲
“当然,在开始的时候,我是有点儿焦虑的,”提及直播平台软件的使用时李迪华坦言,“相比于以往简单的教学工具,教学网上使用的ClassIn平台的功能更加复杂,虽然在前期培训以及模拟教室中已经反反复复地练习过,结果在第一次上课时还是忘记了一件关键事情,”李迪华以一种略带“遗憾”的口吻接着说,“在第一次直播授课前忘记了修改电脑的分辨率,结果是学生看到的内容是正常的,我只能看到正常屏幕的四分之一。两个小时课程中,屏幕上的字母、符号全都看不清楚,全凭记忆。幸亏准备很充分,学生不一定发现了我的‘窘态’!”谈及这个小小的失误,李迪华有些忍俊不禁。“不过后来再使用的时候就越来越得心应手了。老师也是在学习中进步的。”
期待与要求
在谈及线上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建议或要求时,李迪华笑着说:“希望通过校报呼吁大家都能主动地打开摄像头。这对于调解老师授课的情绪确实有积极的帮助”。“当然”,李迪华接着说:“主要还是希望大家要尽可能地主动。因为相比于现场教学面对面交流产生的压力,线上教学时这种压力消失了。这对学生的自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更加主动地和老师、同学交流。”“作为教师,非常感谢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团队的支持,他们的工作及时、周到,他们太敬业了。” 采访结束时,李迪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