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
时间:2019-11-13 19:29:48  来源:光明日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政策,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除了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更要激活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推进农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特色小镇建设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现代经济体系深入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村产业振兴、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特色小镇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功能

  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意义上的“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简单复制,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依托相对开放独立的区域空间,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的“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功能平台,是一个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特色小镇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强”,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培育乡村振兴内在动力的重要创新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建设特色小镇是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的重要突破口。特色小镇,一端连着城市,一端连着乡村,能够从要素配置、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有机联系起来,推动产业之间、产城之间、城乡之间实现融合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广阔思路。在城乡接合部建“小而精”的特色小镇,能够在有限的城乡空间里不断优化生产力的布局,充分融合特色小镇的产业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社区功能,在形成产业集群、城镇生活圈的基础上,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建设特色小镇,可以发挥其平台集聚作用,吸引工业和服务业的进驻,帮助小镇周围的农村走上产业多元发展道路,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与工业相比,农业由于土地规模有限、生产率提高缓慢,即使有持续投资,也难以在短时期内大幅度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而且,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离不开现代工业在农业基础设施、生产工具、生产方法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产品创新。因此,农村难以仅依靠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发展农业以外的其他产业来吸纳大量富余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民的收入,并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创造条件。

  建设特色小镇,可以通过产业对接、城乡生活方式对接,使传统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融入城市化、工业化的因素,实现城乡之间在文化层面的交流融合,这对乡村的现代化发展具有深刻意义,也是现代化在乡村持续推进的重要基础。这种融合可以通过产业对接等形式,将开放创新、合作协调、科学管理等观念潜移默化地输入传统农村,推动乡村加快实现现代化。

  多措并举发挥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业宜居、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这些小镇既激发了新经济发展活力,又带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在促进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城乡要素资源高效配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加速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是个战略任务,特色小镇要在其中担责赋能,需要重点做好特色产业、功能叠加、融合发展、政策配套等四篇文章,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产业上突出“新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抓好这一“牛鼻子”,乡村振兴这盘大棋才会走活。特色小镇的发展区别于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三高”传统发展模式,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并以中国乡村特色文化、特色地域、区位环境、产业发展历史等资源禀赋优势为基础,融合特定区域及其历史人文背景下的产业生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把握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着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只有充分借助现代经济的资本、人才、技术、信息、市场、业态等因素,才能更好地发展现代经济、融入现代市场,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

  功能上突出“复合”。当下,中国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依然滞后于城市,而特色小镇作为在乡村植入现代要素的复合平台,应积极发挥功能叠加的优势,实现产镇融合、人文与自然融合、创新与传统融合、生产生活生态融合。通过集聚和利用乡村资源要素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通过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政策措施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通过产业对接、文化交流,优化乡村创业创新生态,促进乡村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通过倡导和推广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生活等生态环保理念推动乡村绿色发展。总之,要通过各相关功能的叠加和复合,放大综合效应,带动乡村发展,为农村人口提供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和金融、科技、电商、时尚、交通物流、文旅休闲、健康养老等综合配套服务。

  在工作思路上突出“融合”。应注重将特色小镇培育成城乡融合、区域统筹的重要载体。构建新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坚持多规融合,一张蓝图绘到底。聚焦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二元结构突出问题,向改革要动力,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市交通、通信、网络、教育、医疗等现代基础设施与现代服务体系向特色小镇延伸,使特色小镇成为乡村与城市连接的重要节点,加快将特色小镇良好的生态资源、土地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促进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健全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城乡融合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在政策措施上突出“完善配套”。特色小镇建设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精神,结合各地工作实际,激活农村土地资源。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促进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以各种形式融入特色小镇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乡村土地资源融入现代经济流转体系;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围绕实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增强要素流动的协同性,推动要素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突出乡村发展特色,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作者:王天宇、陈维,分别系浙江宁波奉化松岙镇党委副书记、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