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化委员会热评:与清明无关!
时间:2019-04-09 12:17:38  来源:城市化网  作者:于长江 

b821f97e6ae412696de69ed4ca16e132.jpg

    热 评 人:于长江

    人物身份: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专家委员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员
                    北京大学深圳人文学院 执行院长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副主任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副所长

    研究领域:城乡区域发展、民族与民俗、社会治理、社会工作、艺术群落

    主要教学:城市社会学、艺术与社会、族群研究

    清明前几天,一件本来与清明没有任何关系的事,却生生引起人们相关的联想,那就是某大城市某街区强制统一沿街商户招牌匾额,而统一设计的颜色,居然只有黑白两色搭配,造成“满眼都是墓地风”的奇葩景致,令人哭笑不得,此事引起网上一片质疑之声。其实,此前还有媒体爆料过在另一街区人行道上出现一片景观墙,造型类似“墓碑”,也引发市民调侃。

  据后续报导,相关部门已经承认,在“整治”过程中“颜色搭配考虑不够周全”,并表示“诚恳接受网友意见”,并责成“及时整改”。

  这种知错就改的态度固然很好,但这么一建一改,浪费了纳税人的钱不说,更重要的是损害相关部门的公信力,销蚀了设计者的专业严肃性和权威性,影响公众对各种专业团队的信任。

  这件事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错误的个案,关键问题是,这样一个直接关系到广大市民生活和环境景观的设计,究竟是由怎样的选择和决策机制,才能造成如此结果?

  查一下新闻背景,发现这个吸睛设计,是目前全国多个城市正在兴起的统一沿街商户牌匾风潮的一部分,它暴露了当下城市建设和管理在理念、目标、方法和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牌匾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是当事人的审美,但审美又是个主观的东西,不同个人可能有不同偏好,不同行业的门面也有不同的审美习惯,很难讲绝对意义的好坏对错,实在不该整齐划一。

  商户的招牌匾额不是纯艺术创作,它不仅要有审美,更重要的是实用功能,会决定门店的辨识度和广告效应,直接影响到用户的经营,可以说,招牌设计本来就是商户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应该主要由店家自己决定,同时也自己承担效果,而外力强势改变招牌的做法,也就是干扰市场运行——如果改变招牌后,营业额下降了,这个损失谁来承担?—— 除非有关部门准备为之担责。

  牌匾是城市空间设施的一部分,有一定公共性,需要某种程度的管理,主要是为了保持商户之间公平竞争和公共安全,比如规定牌匾最大尺度、坚固度等……这种管理主要是设定底线标准,尽可能保持最大自由度,而不是越俎代庖介入具体设计。

  对招牌、匾额、广告牌的管理属于公共事务,管理者是受公众委托做事,是公务,不是私事,不该简单地以少数个人爱好取向为标准,而是要对公众——包括居民、商家、消费者和一般市民等——负责;具体决定,应该经过各方讨论,有不同意见,要多方协商,找到一个“虽不能人人满意,但至少都能接受”的公共规范。有关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智慧,体现在最大限度协调利益相关方,形成共识,制定最具兼容性和包容度的规范,避免造成公众立场的严重撕裂。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