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推进北京城乡一体化要妥善处理好利益关系
时间:2009-06-03 13:21:2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张士运 

 

       要妥善处理好各个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关系,逐步解决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均衡性和公平性问题,使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工作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对策一:科学统筹配置城乡资源要素,建立有序协调的城乡大市场

  对策二:做好“三个集中”,实现“七个一体化”

  对策三:引导新型工业反哺农业,促进乡镇工业化发展

  对策四:建立和发展都市型农业,提升农村发展经济的内在素质

  对策五:推进城乡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城乡一体化

  对策六:建设城市群和城镇群,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对策七:加强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持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对策八:加强环境保护,发展城乡一体化的绿色经济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北京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对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发现,2005-2007年,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城乡差距呈缩小趋势,在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城乡产业一体化方面持续提高,在居民生活一体化和政府服务一体化方面有波动。总体来说,北京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有实质性进展,但整体水平依然偏低,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当前,要妥善处理好各个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关系,逐步解决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均衡性和公平性问题,使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工作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对策一:科学统筹配置城乡资源要素,建立有序协调的城乡大市场

  通过宣传教育、政策引导等手段,使社会各界逐步树立和强化城乡规划意识、土地集约利用意识、市场化配置资源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历史文化保护意识等,为城乡一体化发展营造良好的思想氛围和意识氛围。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城乡各类资源互通有无,配置到最能实现效益和最能促进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区位。开拓公共资源向郊区大幅度倾斜分配的路径和渠道,统筹城乡要素配置,建立有序协调的城乡大市场。遵循城乡联动发展的产业化路线,探索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推进发展模式,促进城乡的协调融合发展。

  对策二:做好“三个集中”,实现“七个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长远目标是实现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市场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和城乡就业一体化。

  要实现七个一体化,必须扎实做好“三个集中”。首先,向工业向园区集中。据有关调查,目前北京乡镇企业中,很大一部分仍分布在自然村,规模小,用地粗放又浪费,集聚和共享程度低。因此,要科学规划乡镇产业布局和土地利用,提高各项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产业集聚效益,缩小区县和城市中心区产业发展的差距。

  其次,农民向城镇集中。目前北京部分边缘区农村耕地越来越多地转为宅基地,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严重浪费,而且现有居住方式将土地分割成支离的碎片地,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生产。对北京山区及偏远、人口稀少地区,政府应统一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异地搬迁、迁户并村工程,提高中小城镇的规模化、集中化建设水平。

  第三,耕地向业主集中。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通过租赁经营、承包经营等形式将土地使用权向种田能手集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种田农民的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

  对策三:引导新型工业反哺农业,促进乡镇工业化发展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反哺农业本质上仍然是资源配置问题,从宏微观两个层面通过资本吸引、补贴、保护和产业化来探索构建城乡之间资金反哺农业机制、保护性反哺农业机制、技术反哺农业机制和产业关联反哺农业机制。在补偿制度方面,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产业补偿制度、国家土地补偿制度、国家生态补偿制度、国家自然灾害补偿制度以及国家社会补偿制度等。具体操作上,可以探索和试点产业型反哺模式和要素型反哺模式。

  对策四:建立和发展都市型农业,提升农村发展经济的内在素质

  都市型农业融现代城市、现代农业、乡村文化、观光休闲、生态涵养、环境保护、农事体验于一体,不仅有利于农民分享二三产业的平均利润,还有利于淡化城乡行政边界,促进城乡功能协调与融合。当前,北京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在更大程度上把农村转变为产业化的承载空间,成为“田园化的新型城镇”,使传统的农民成为“田园化城镇的新市民”。在“田园化新型城镇”演绎进程中,都市型农业大有作为。

  对策五:推进城乡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城乡一体化

  政府要通过政策手段和经济手段,在建立统一多元信息化市场体系,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和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引导和协调作用。逐步提高北京市区域的信息化装备水平和系统载体能力,满足北京城乡发展对各类信息产品的需求;建立北京城乡统一的信息网络化户籍管理制度以及其他网络化行政管理制度,提高城市管理和运营效率;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城乡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促进城市与农村,人与环境的统筹发展。

  对策六:建设城市群和城镇群,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围绕大中小城市科学规划布局,发展卫星城镇和卫星集镇,形成北京特色的网络化城市群或城镇群。逐步降低进镇“门槛”,改善公共服务,促进要素合理流动,营造良好的城镇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注意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让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国民待遇、逐步同等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等值化生活,“农民”也由身份界定转变为职业界定。

  对策七:加强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持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在农村产权制度方面,赋予农民完全的土地使用权,允许其自由转让、买卖、抵押、出租、入股和继承。

  对农民私有和集体所有的房产颁发房地产证,赋予其与城里相同的使用年限,允许其上市流通交易和抵押。推动和深化股份合作制改革,把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量化为成员股份,明晰集体资产的产权主体,允许其依法流转。

  在土地制度方面,继续稳定农民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宅基地市场化和承包地转让的土地新政策,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把现行的强制性政府征用土地行为改变为交易性的市场公平购买行为,让农民真正分享到土地增值的效益。

  在教育卫生管理体制方面,优化边缘区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加大职业技术教育力度,改变农村教育的“离农”现象。

  在劳动就业制度方面,打破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在政策、制度上的非均等界限,以劳动力素质和社会需要作为就业的主要标准,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

  在户籍管理制度方面,要逐步实行户籍制度的城乡一体化管理,把附加在户籍上不合理的福利性成分剥离出去,试行北京户籍人口的户籍可自由迁移,不断扩大可自由迁移的区县范围。

  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主要解决城市郊区如何将进城的本地和外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如何使郊区农民能够享受国家给予的最低生活保障,并逐步建立子女教育、职业选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为农业人口离开土地创造条件。

  在财政税收体制方面,逐步提高公共财政投向农村的比例,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投入。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按照与城镇职工收入起征点相协调的原则,实行农业收益所得税制;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电力、通讯等的投资,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构建北京城乡一体化公共物品供给市场,相应建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机制、筹资机制和监管机制,向农民提供与城市市民大体均等的公共物品,让农民能享受到最基本的国民待遇。

  逐步建立适应北京农村发展需要的多元化金融体系。

  把农业发展银行改造成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政策性银行,以保障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采取低税率或免税政策以及股份合作制的办法,把农村信用合作社建设成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帮助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避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同时为农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和法制环境。

  实现城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对土地规划、城市规划及相关的重大管理工作,应由市政府统一执行管理权,实行规划与管理一体化。在城乡统一的服务型管理体制下,中心城区和乡村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会自然有序地流动,形成要素资源在发展领域和城乡空间的合理配置。

  对策八:加强环境保护,发展城乡一体化的绿色经济

  经济和环境是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要科学确定北京城乡一体化最优经济增长路线,明确环境净化率、环保意识、排污收费率等与资本存量、消费水平的相互关系,寻求最优经济增长路径;大力发展北京城乡区域循环经济,开发洁净新能源,实现清洁生产,促进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走可持续化的城市发展之路。

  (作者:张士运 工作单位: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