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引导城市化健康发展
时间:2011-06-07 13:58:03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王虹航 

   引导城市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写在相关质量评估体系编写提纲征求意见之际

如何引导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避免城市病的集中爆发?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科学、客观、公正地树立城市化典范以起到标杆作用?这都是我国“十二五”期间以及未来须长期面对的重大研究课题。

4月28日,由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北京师范大学公共治理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编写提纲,无疑将承载这一重大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为城市质量提升提供数据支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秉仁表示,中国城市化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很大进步,像杭州和德州都依据自身特点,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是当前半城市化现象也很突出,所以,这次的《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科技委及业界专家的学术支持,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研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原司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委员会副主任李兵弟在介绍评估体系编写提纲时说,该体系要“正面引导和全面倡导,要争取更多、地更加准确地体现我国现阶段科学发展的诉求,让公众全面参与,要实现政府和民众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间的互动性,还要能够反映各方专家的参与。”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城市化政策研究著名专家李铁说:“《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第一要针对当前各类城市都不愿意给外来人口提供公共服务问题,以及解决外来人口落户等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是比较有现实意义的;第二,中央在制定城市化政策时,对城市规模的问题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什么是特大城市、小城市、小城镇?能不能把城市的分类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我认为《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将为城市化质量的评估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它的推出具有重大意义。”

不仅是研究课题更是系统工程

 据了解,《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不仅仅是一个研究课题,更是一个系统的研究工程。其将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研讨会、参访活动,汇聚来自国内外城市化各领域的智慧精英,筹划中国特色城市化蓝图;将低碳生态、和谐、幸福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与开放性、公益性、综合性、前瞻性、娱乐性和互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城市化经典娓娓道来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还将以客观而创新性的评估体系为各地城市化进程打分;以详实而客观、理论与实践、高效性与可持续性的案例体系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具有高度可操作性与可复制性且源之于本土、契合于国情的智力支持。

《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研究工程将历时3年(2011年2月~2013年10月),给予提供学术指导的相关部委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参与组织研究的专家学者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荣誉顾问邹德慈,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曾预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将是影响人类21世纪的两大关键性因素”的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尤金·斯蒂格利茨以及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等数十位专家学者。

 原建设部总工程师、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任金德钧强调:“《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各行各业、各学科领域,因此,其研究过程决不囿于某一特定专业,一定要汇聚社会、经济、精神、心理、工程技术各专业领域。”

四大板块涵盖300条基础评估指标

具体到评估体系的内容构成方面,仅低碳城市化评估指标、和谐城市化评估指标、幸福城市化、感性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这四个板块就涵盖了近300条基础评估指标。以“和谐城市化评估指标”为例来看,其二级指标“城市社会发展质量”又涵盖到基础设施水平、政府服务、公共福利水平、公民权利保障水平、城乡统筹水平、城市文明六项基础指标,指标内容从城市基础设施(交通、通讯)投入占财政比例、城市化规划设计的人性化程度、市政基础设施覆盖率跨度至民众参加城市志愿活动比例、无偿献血率等方面,其全面性、覆盖性可算是史无前例的。

值得关注的是,“感性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是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上的一项历史性创新。看病难、看病贵解决的最好的城市;房价最难、最容易承受的城市;垃圾分类做得最好的城市;社区邻里关系和谐度最强的城市;快乐指数最高的城市等各项基础评估指标近120条,非常具有趣味性、亲民性,大大调动了大众关注度与参与性。将参与性、创新性与大众性相结合,地方特色与普适价值相统一,构建成具有时代中国特色、反映政府主张和民众诉求的感受型城市化指标体系。

《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研究过程也可以说是中国城市化推广普及教育的过程。具有吸纳民间、专家、行业、中外观点的开放性特点,具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特点,具有汇聚社会、经济、精神、心理、工程技术各种视角,不囿于某些专业的综合性特点,具有面向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未来走向,使之对未来30年发生积极影响的前瞻性特点。通过调研、座谈、问卷、论坛、网络互动等活动方式,把研究过程与成果及时总结、实施并推而广之,真正实现政府、企业、公众和媒体互动平台,充分展示各方社会责任。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