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安前锋区打纸岩公园忙碌的施工现场尽收眼底,“五纵六横两绕城”的公路骨架令人眼前一亮,连接前锋区新城区与老城区的“大动脉”赫然醒目。
“按照双向10车道设计修建的永前大道,既有骑游赛道,又有成林的绿色隔离带,大气漂亮,值得称赞。”在老百姓眼里,前锋正在一天天变大、变净、变美……
悄然变化的新区城市建设不止交通。建区这五年,前锋区坚持“城镇兴区”理念,高扬城市建设龙头,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城市精品,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前锋区城市面积由0.2平方公里拓展到8平方公里,小城镇面积由1.1平方公里增长至15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由2万人增长到19.82万人,城镇化率达37.4%。城镇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3.5平方米,城镇水、电、气供应率均达到100%。城镇人均住宅面积由12平方米扩大到35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18平方米扩大到40平方米。前锋区城乡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约增长60倍,仅2018年就达到30亿元。
提升品位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精美新城
“屋后就有公园,设施非常齐全,老年人可以在公园跳舞、散步,小孩子可以在公园打球、骑车,更让人高兴的是,公园里的厕所都是按照五星级标准修建的,环境很好。”7月31日一大早,退休教师王建华和老伴正在位于前锋区弘前大道八期安置房旁边的公园里悠闲地散步,说起现在的生活环境,王建华赞不绝口。
而在前锋新区成立之前,这座以广安火车站闻名川东北地区的小镇,还有一张响亮的名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前锋工业园区。
在人们的心中,“污染”成了评价前锋的高频词。
为前锋“正名”,成为新区成立伊始决策者们就着手干的大事。能否既大力发展工业又保护生态环境?前锋区提出了“工业区、旅游城”战略,在引进零污染企业的同时,规划顺应自然地形,合理利用山水资源,保证新城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环境。
为此,前锋区决策者们高度重视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广安市前锋区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方案》荣获2014年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规划金奖。同时,前锋区编制完成《广安市前锋区分区规划(2013—2030年)》《广安经开区前锋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代市镇、观塘镇、虎城镇、龙滩镇、光辉乡、小井乡、观阁镇、桂兴镇、广兴镇9个乡镇规划,逐渐建立起覆盖全域、衔接紧密的科学规划体系。
在综合体规划中,前锋区坚持集约、效能、智慧、低碳的现代城市理念,借势大山大水,善待小丘小溪,依托华蓥山、打纸岩、凉水井水库、芦溪河等自然景观,合理布局和建设生态走廊、城市水体。
在城市建设中,前锋区坚持以人口城市化为核心,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并重,努力打造特色精品城市;科学布局行政、居住、商贸、休闲等城市功能区,统筹布点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积极打造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化娱乐中心,推进政务中心、市民广场、标准市场等设施建设,实施芦溪河、打纸岩、凉水井湿地三大公园建设,加快形成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城市板块,推动成片规模拓展。
2018年,前锋区发布《广安市前锋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该《规划》按照“全域统筹,分区引导,差别发展”的发展策略,按照“对标广安主城、看齐成渝都市”标准,促进城市扩规模、提档次、增活力,增强城市吸引力、竞争力,提高城镇化率。
整治环境 展现天蓝山青水碧家园魅力
生态兴则城市兴。前锋建区以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持续聚焦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两个重点,着力完善生态建设保护机制,厚植生态发展优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如今的前锋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城乡环境更清新。
芦溪河穿城而过,是前锋城区的母亲河。为了给群众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2014年,前锋区投资9000余万元,开展芦溪河段综合治理工程。疏浚河道、整修河床、驳岸护岸、清理垃圾、植树造林等治理工作和部分景观改造工程的相继实施,让曾经被冠上“臭河”“黑河”“垃圾河”之名的芦溪河得以改头换面。
芦溪河周边环境的改善,只是前锋新区在城市环境整治中的一个缩影。作为一座让人充满希望的新城,前锋区从严治理、规范管理,全面加强城市管理、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全面完成弘前大道景观改造、河东农贸市场改造,城市污水处理厂即将投入运行,滨河西路、商贸街等路段绿化、亮化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顺利通过国家住建部等10个部委的抽查验收。
打造生态前锋,也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热情。文艺路某大型餐厅为了不让油烟污染环境,安装了高效油烟净化器;大佛寺街道办事处幸福社区市民李勇自觉协助工作人员将自家商店外张贴的广告清除;电动车经销商接到环境整治通知后,立即将搭建在街道上的铝合金玻璃棚拆除……
如今的前锋城区,正由“农村版”向“城市版”快速转变,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发展环境、人居环境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