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从更深层次上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和路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生产力的提升,也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作用、对立统一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生产力的提升,也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是生产力的提升。生产力的提升最具代表性的表现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生产力水平高低的直接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当第二产业代替农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时,就进入了工业化时代;而知识和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占比快速提升,就意味着生产力发展达到了新的更高水平。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具体包括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等。实现这样的目标,我国的产业结构就会变得更为高级、更趋合理,产业竞争力就会大幅增强,生产力水平就会大幅提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充分发挥人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的作用。当然,产业结构调整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口众多特别是农村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坚持因地制宜,不盲目贪大求洋。各地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既要具有前瞻性,又要符合本地实际。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是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和变化而调整和变革的。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许多方面都有体现。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二五”规划纲要特别强调的。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然而,长期形成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思维和行为,使得有限的资源过多投向了生产性领域,而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等领域投入相对不足,从而限制了人民群众消费能力的增强,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的失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我们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使经济增长服从和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立足于富民,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靠外需拉动,由此形成的局面是:中国人生产、外国人消费,中国人储蓄、外国人借钱,经济发展态势受世界经济波动影响很大。同时,我国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卖点还在于便宜,即依靠廉价的资源、环境、劳动力扩大出口。实际上,劳动者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当国外对我国产品的需求减少、国内劳动者又因为收入低而缺乏购买力的时候,本来没有发生在我国的金融危机就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很大冲击。还应当看到,我们强调扩大内需,不仅在于立足内需可以使我国经济发展更为主动,而且在于我国是一个大国。亚当·斯密认为,大国不仅应当重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而且应当重视省与省之间的贸易,即国内贸易。所以说,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和扩大外需,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而要形成主要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就必须富民。人民不富裕就没有购买力,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服从于经济增长,有意无意地向国家税收和企业利润倾斜。今后,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应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加大社保、医疗、教育等公共事业支出,更加注重发展的普惠性。
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发展机会的公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而且要促进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发展机会的公平。这也是市场经济之所以有效的真谛。这里所说的“有效”,主要是指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现实中存在的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机会不公平。例如,非公有制经济难以平等进入行政垄断性行业,许多劳动者还不能平等进入就业市场。对此,“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可见,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不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就难以顺利实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发展思维和路径的深刻变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建立消费型社会,或者说建立主要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和根本要求。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社会经济环节中,消费是最后一个环节,是投资和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检验先前投资效果的环节。马克思说,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如果不能被消费者或社会所接受,就难以实现“惊险的跳跃”。在现实生活中,投资如果不能最终转化为消费,就会造成产能过剩、资源浪费。因此,投资还是不投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难题之一。如果风险太大,企业即使已得到必要的金融保证,也有可能放弃投资。要保证投资效果,关键在于市场,而市场从根本上又取决于居民消费能力。可以说,消费能力是市场经济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培育和发展我国居民消费能力,既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又可以使我国经济发展摆脱过于依靠外需的被动局面。与市场经济不同,计划经济是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特征的,而且存在着近乎不可满足的投资饥渴,并由此导致了发展的低效和资源的浪费。由于预算约束软化,一些地方政府也存在着投资饥渴,不惜举债上项目。当然,今天上的项目肯定比以前技术含量高,但如果还是不计成本、不算经济效益,就依然是滥铺摊子的粗放经营。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意味着不能上项目,但必须明确:政府要上的是民生性、公益性项目,那些生产性、竞争性项目应由企业去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使创新成为经济发展常态的、内生的力量。既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除了过于依靠外需,还存在多数竞争性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附加值不高等问题。这种发展模式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大,资源、环境承受力强,劳动力充足,可以按照世界产业发展路径、通过引进技术逐步地发展起来。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已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也有了长足发展。面对新的经济格局,必须使创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世界经济实践证明,大国经济只有依靠内生创新驱动,才能实现长期健康发展。马克思曾指出,哪个企业率先采用了新的技术,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世界产业发展的顺序是:某种创新造就了领先的企业和新的产业,随后其他企业跟进,利润趋于平均,并且有了规模经济和品牌效应;然后,会出现新的创新、新的产业。在这个过程中,谁处于领先地位,谁就处于利润丰厚的产业链高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一定要使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体是企业,政府是推动力量。受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影响,政府习惯于直接上阵拼经济。其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内容,就是把政府直接推动经济发展转变为主要由市场拉动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说到底是企业根据资源约束条件的变化,在赢利动机驱使下作出的反应。这是因为,企业的约束条件是硬的,会本能地谨慎和灵敏;只有企业和企业家才会遵循基本的经济原则,即投入和产出相比较的原则;企业家对产业和投资机会更敏感,更善于把握机会。所以应当明确,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政府应着力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当然,这并不排除在我国现阶段和体制背景下,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发展国家需要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只是这种支持应当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政府不直接扮演市场主体的角色,不等于无足轻重。政府也有自己的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政府转变职能、发挥重要作用。首先,政府可以对产业发展发挥适当的指导作用,但最好不要直接干预企业和具体产业,而是通过必要的政策和信息影响市场,进而影响企业的选择。其次,形成公平竞争的有效市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条件,而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是政府的优势。再次,政府应继续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让市场价格灵敏而准确地反映资源和环境的稀缺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供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制度安排。最后,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