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常修泽:科学发展观 “十二五”规划的灵魂
时间:2011-05-24 14:40:15  来源:人民日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未来5年我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依据,也是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行动纲领。《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贯穿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精神。应该说,科学发展观是“十二五”规划的精髓和灵魂。贯彻落实《纲要》,必须把握这一精髓和灵魂。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十二五”规划的基本价值取向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为此,新时期的发展必须有新思维。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到底要追求什么样的发展?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系统阐述科学发展时,不仅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而且强调“更加注重”,并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纳入科学发展的内涵。这是对传统发展观的超越。

  究竟是GDP挂帅,还是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当前,我国发展处在从传统发展理念向新的发展理念转换的时刻。从《纲要》提出的发展思路可以看出,我国正在克服传统“GDP至上”的惯性思维,转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里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完整的现代化概念,蕴涵诸多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关的内容,举其大者有6个方面: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活殷实。从新世纪之初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预期完成这个目标,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上半场”已经结束,“下半场”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更具决定意义。《纲要》规划下一个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正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开题并切入的。

  能否自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涉及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问题。如果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经济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就会自觉地推动自身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人”,含义是全面的:横向上,是“全体人民”而不是“部分人”或“多数人”;纵向上,既关注“当代人”也关注“后代人”,实际上是“多代人”,体现了当代公平与代际公平并重;内核上,指的是“多需之人”而不是“单需之人”。《纲要》在发展部分规划的不只是经济发展,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在改革部分规划的也不只是经济体制改革,而是拓展为“四位一体”改革,即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这些都体现了尽量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各种需要,是对发展核心价值的新判断和新追求。
  更加注重协调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战略意图


  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必然引出一场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鉴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不协调的结构性问题,《纲要》非常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对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等提出了全方位调整的要求,体现了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意图。

  内外协调: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涉及需求结构问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高潮虽已过去,但世界经济并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机阴影,世界经济复苏充满曲折和艰难。从长期看,全球需求结构将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未来无论是全球经济再平衡和美国转变增长方式,还是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针对我国出口的壁垒不断增加,都凸显出过于依赖外需的增长带有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这就对经济转型提出了紧迫要求。因此,应实施以扩大内需为主、内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鉴于近10年来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的现实,应着力解决居民“能消费”(提高收入)、“敢消费”(健全社会保障)和“放心消费”(确保质量与安全)问题,使居民消费率上升到合理水平。

  产业协调:进一步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涉及供给结构问题。目前,我国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纵深推进阶段。《纲要》明确提出,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并提升第二产业,包括改造提升制造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明确规划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针对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这一短板,《纲要》提出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重点,特大城市要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并积极倡导“三新”(新领域、新业态、新热点)和“三化”(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

  区域协调:由区域不平衡向区域协调发展转变。这涉及区域结构问题。《纲要》从区域生产力差异、地缘因素和民族宗教等因素出发,规划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着力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提出了主体功能区战略,旨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相关部分提出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系列和“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系列,通过发挥这两个系列的作用,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城乡协调: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这涉及城乡结构问题。考虑到我国国情,包括粮食安全问题、农村人口转移的巨大压力等,《纲要》要求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步建设新农村,积极稳妥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着力于人口的城镇化而不是土地的城镇化,逐步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长远战略构思


  《纲要》把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建设放在重要战略地位,特别强调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发展。

  强调绿色发展是《纲要》的一大亮点。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经济影响深远。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着力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根据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思路,《纲要》提出的12个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指标中有11个是约束性的,占全部约束性指标的将近70%。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发展绿色经济的决心。归纳《纲要》发展绿色经济、推动低碳发展的思路,大体可以看出四条线路:一是技术线路,提出通过低碳技术创新,控制和减少工业、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二是结构线路,强调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三是规制线路,提出通过法令、税收(如开征环境税)等政府管制或社会强制手段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四是产权线路,通过建立包括碳排放权以及环境付费在内的环境产权机制等手段,用市场的办法来促进可持续发展。这四个方面是统一的,体现了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开阔的规划视野。

  《纲要》非常重视创新发展。科技进步和创新不仅推动经济发展,而且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纲要》指出,未来5年需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在重要领域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这意味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应着力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着力促进“加工基地”向“创新高地”转型。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二五”规划的公平正义追求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内部结构大变动、利益格局大调整的过程中。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和谐稳定,是一个需要着力解决的课题。《纲要》的一大亮点就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社会建设,不断提高全体国民的幸福感。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须寻求经济市场化与社会公平之间的最佳均衡点。《纲要》一方面强调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另一方面强调要正视社会公平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纲要》明确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重点,具体制定了改善民生的行动计划,对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体制改革、住房保障等问题给予细致关照。例如,在社会保障方面,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要达到3.57亿人,相当于每年增加2000万人;针对城镇低收入群众住房比较困难的现实,特别提出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等。这些都体现了人文关怀。

  我国要在未来5年成功实现发展转型,关键在于深化体制改革。经过30年实践探索,应该说传统体制的弊端及其改革路径已大体摸清。《纲要》提出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做好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反映了我国改革的纵深化和制度化趋势。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看,《纲要》指出未来5年应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行政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等领域的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形成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同时,深入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区域开放格局,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与国际社会共享发展机遇。

  (作者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