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春运神器”里承载着复杂的现实
时间:2018-02-07 11:19:42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毛建国 
       塑料桶成为“春运神器”,不光丰富了春运的表情,也反映了过年回家对中国人的精神意义。

  红的、白的、黑的……颜色真不少;能坐、能放、还能装,用处可谓全。近日,春运“神器”塑料桶火了,有人认为是纪念品,有人认为可当水桶,还有人说能当凳子。行色匆匆的旅客中,有人轻装简行,有人大包小包不少人拎着红的、白的、黑的、蓝的等各色塑料桶,这款“春运神器”到处可见。(《新疆晨报》2月6日)

  这款“春运神器”过去一直有,并不是今年才出现的,只是没有想到突然火了。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使用的人确实不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塑料桶与人们想象的时代表情有些反差。

  如果我们有心回忆的话,在春运的历史上,还有过其他的“春运神器”。网上很多人在追忆自己随身携带过的“春运神器”,马扎、报纸、蛇皮袋、方便面、大雪碧……都是一些并不十分高级的东西,却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的回忆。有网友表示,说多了都是泪,想多了都是笑。

  这些不起眼甚至看起来老土的东西,能够成为一种“流行”,很大程度上,源于家的吸引力。对于中国人来说,乡愁不只是文学叙事,还是真实的生活。很多人或许背不出余光中那首诗,但在内心深处,乡愁是悄然生长、永远存在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正是出于对家最直接最纯朴的向往,所以很多人不辞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依然要回家去。与这些“春运神器”相伴随的,是一段并不轻松的旅行,但因为有着家的“加成”,所以人们甘愿承受,甚至从中找到了快乐。

  从这意义上说,“春运神器”承载着“远方的家”。那些拎着各色塑料桶的旅客,大多处于社会的底层,没有财力和手段利用更便捷的交通工具回家。社会固然有着地位的不同、财富的差别,但在对家的向往上,却是一样的。这些塑料桶看似不起眼,却有着强大的实用功能。网友提炼的各种“功能帖”,并非无稽之谈。塑料桶成为“春运神器”,不光丰富了春运的表情,也反映了过年回家对中国人的精神意义。

  但是,看的人感到愉快,只有提的人才知道其中的辛酸。社会发展到今天,对于很多人来说,回家其实是一次轻松之旅,手上一只行李箱,身上一只旅行包,已经足够装下所有的行囊。即便过年有着丰富的仪式,但在携带的手机里,也能够穷尽一切。对于那些拎塑料桶回家的人来说,何尝不想这么轻松、这么潇洒?但生活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春运神器”。人生不同,“春运神器”也不同,有些人是旅行箱,有些人是塑料桶。这告诉人们,“春运神器”里有复杂的现实,这个社会有光亮的一面,也有沉重的一面。

  当然,“春运神器”里也承载着诗和远方。这里的“远方”,当然是指家,而“诗”,则是这一年的生活。现在,很多人向往着“诗意人生”,以为这是一种轻松的成功的人生,其实人生有不同,诗也有不同,有一些诗是沉重的。

  有网友表示,任何一个为了生活或生存而努力拼搏的人都值得尊重。这种尊重和理解,也是一种“神器”,能让社会更加温暖和美好。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