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舟:北京国华置业公司公关推广部经理
跨国公司、国际品牌云集的CBD,是一座现代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标尺。
在北京CBD发展历史上,2009年是时间分水岭,西大望路则是空间分水岭。1993年至2009年的16年间,西大望路以西、国贸中心周边4平方公里划定为CBD。2009年,大望路东侧的华贸中心投入运营2年之后,政府将其纳入CBD核心区范围。自此国贸中心、华贸中心成为CBD发展的“双核”,城市格局亦发生深刻变化。
当前,随着城市的超速发展,一线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城镇化率持续走高,新城市化浪潮席卷而来。珍稀的土地资源之上,如何通过超大规模高端建筑综合体项目带动CBD升级,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让市民最大限度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发展的成果,体验到真正的、零时差的国际大都会生活方式,北京华贸中心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样本。
前瞻定位:锁定高端城市综合体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国际化进程加快,市场期待的外资机构蜂拥而入的局面尚未出现,北京的商业地产发展距离国际上物业持有型的主流模式相去甚远。销售型为主的写字楼市场疲软,供应量增速迅猛,平均售价、平均租金呈下滑趋势。基于现状分析,很多业界专业人士提出,在城乡结合部的位置上,华贸中心最佳选择是“普通住宅+大型超市”,如果做占有资金量大的持有型高端城市综合体,市场风险会非常大。
然而,华贸中心创始人房超先生决定走一条不寻常之路。房超认为,中国的城市建设要从追求发展速度向追求城市发展质量转变,借鉴巴黎、纽约等城市经典案例,让城市永远具备持续发展的魅力,绝不能因为追求速度忽视了城市发展质量,否则,繁华背后,只能是城市功能的缺失和无法弥补的缺憾。
在房超看来,包含国际酒店、写字楼、商城、公寓、广场空间的高端建筑综合体才是房地产的最高境界。从建筑的角度看,一个城市的发展,城市价值的提升,主要依靠建筑综合体。建筑综合体荟萃最前沿的建筑技术,需要克服各种复杂的挑战,自身又拥有疏解城市压力的功能,能极大提高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效率。由于产品自身局限性,“住宅+超市”根本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准。城市综合体形成商圈,住宅建筑形成居住环境,建筑形态的组合形成城市形态、经济形态。
从城市长远发展分析,华贸中心位于东长安街延长线上,所在的地块是北京向东发展、CBD东扩的重要节点,又便捷连接首都国际机场及各大商圈。要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城市价值最大化,从社会效益出发,参照世界城市的发展轨迹,创造高端城市综合体正是华贸中心理想的定位选择。
整合资源:设计大都会生活方式
城市综合体是“城中之城”,华贸中心在规划阶段就提出要体现国际CBD的概念,体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房超认为,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整合资源的能力才是华贸中心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华贸中心邀请世界顶尖的美国KPF建筑师事务所做整体设计,英国BENOY、美国WATG分别做商业建筑设计与酒店设计,园林规划与交通组织则交给美国EDAW与香港MVA。
对于国际顶尖设计团队而言,能否在理念契合的基础上完成传世之作、时代精品,是他们决定是否合作的关键所在。KPF公司华贸中心首席设计师詹姆斯表示,“KPF在世界范围选择合作伙伴时有着严格的要求,最终选择华贸中心,首先缘于北京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华贸中心位于长安街东起点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其次是华贸中心的开发商对建筑的热情、对这座城市深厚的责任感。” 当KPF设计的纯净、简洁、明快、极富纪念性和时代感的华贸中心建筑整体效果展现在公众眼前,充满未来感的国际气息扑面而来。
作为高端城市综合体,华贸中心从设计国际大都会生活方式入手,规划三栋国际甲级写字楼、两座国际五星级酒店、一个百货公司、购物中心以及商业街,再加上国际公寓,形成各业态之间的优势互补、有机组合。其中,华贸写字楼更是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量身度造,从外立面设计、幕墙材料到空调机组、供电保障、智能电梯等设备设施,再到商务配套、商业配套、服务团队,都根据目标客群的需求而定制,代表了CBD的国际化商务形象。
从2003年启动建设到2007年完成招商、整体投入运营,华贸中心用四年时间创造了商业地产的一个传奇:同时引入丽思卡尔顿、JW万豪两座国际五星级酒店,华贸中心创造了商业地产领域的一个奇迹,也标志着其高端城市综合体定位从理想照进现实;随后,牵手北京SKP(原北京新光天地)为其向亚洲时尚中心迈进开启了大门;而德意志银行、蒙特利尔银行、澳新银行等中国总部落户华贸写字楼,则推动华贸中心最终成为中国高端商业地产发展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华贸中心在上游寻找资金、合作伙伴,中游要整合全球一流团队进行开发建设,下游要安排经营团队、品牌,实行开发建设、招商运营一体化,持续提升,一步步完成大都会生活方式。
树立地标:成就城市国际化名片
从2011年开始,华贸中心的实力真正得以彰显。主力店北京SKP销售额一路上扬,连续6年稳坐国内百货单店销售额头把交椅,2016年销售额高达96亿元人民币,逼近百亿大关。2017年4月15日,北京SKP更创造单日营业额突破4.6亿元的新纪录,在零售领域引起强烈反响。这座汇聚CHANEL、GUCCI、PRADA、LV等1000多个时尚品牌的主力店,不仅吸引众多明星、名流,更吸引追求生活品质感、热爱大都会生活方式的消费者,引领中国乃至亚洲的时尚潮流趋势。
作为国际商务中心、政府指定的国际金融品牌聚集区,华贸写字楼吸引德意志银行、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澳新银行、强生、巴西航空、TESLA等240余家跨国公司及知名企业入驻,签约入驻率常年保持在99%左右。根据中国写字楼TOP100发布的报告,华贸写字楼在硬件设施、办公环境、商务配套、贴心服务,以及低碳及可持续性发展等要素方面综合实力位居超甲级写字楼第二名,紧随国贸中心三期之后。
丽思卡尔顿、JW万豪两座国际五星级酒店,投入运营之后成为万豪集团在中国的重要示范酒店,不仅是世界政要、国际名流下榻首选,更是重要国际商务活动的理想场地,提升了北京的商务接待水平。尤其为在华贸写字楼、CBD办公的跨国公司,提供了举办品牌与新品发布、行业峰会、公司年会的不二之选。
以国际金融品牌为主导的商务中心,与巴黎、纽约潮流零时差的时尚中心之外,华贸中心还是北京知名的美食中心。NOBU、巴罗洛、玉餐厅、鼎泰丰、大董、北京宴等108家餐饮店,聚拢异国风尚、东南亚美味、南北特色菜等,带来大量客流与忠实粉丝。
其他城市综合体中难得一见的广场,在华贸中心则有大大小小10个之多。正如房超所言,广场的公共空间是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精髓所在,华贸广场塑造了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令人流连忘返。宝格丽、迪奥等国际品牌艺术展,慈善音乐会、摄影艺术作品慈善拍卖会等轮番上演,成为展示文化艺术、缓解都市快节奏、舒展心灵的港湾。
华贸现象:“三个负责”是传奇之根本
在并不被行业看好的地段,采用开发建设、招商运营一体化以及持续提升的主流地产模式,快速创造国际品牌、跨国公司聚集的华贸商圈,树立城市新地标,并且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利税税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国际化进程,这在业内被称为“华贸现象”。前来华贸中心考察调研的国内外考察团、商学院络绎不绝,对于华贸成功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
在喧嚣的商业地产界,房超一直非常低调,这位完美主义者将所有精力都倾注在城市未来趋势研究、生活方式研究与“产品研发”上。他认为,“华贸现象”的普遍价值在于让人们不要急功近利,看到更好的选择是担当责任,把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在一起。
2002年公司成立之初,房超就提出“对城市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信念。如今,房超亲自撰写的《我们的信念》铭刻在华贸广场的石碑上,接受时间与历史的检验:“我们认为:城市是由建筑和建筑之间的环境关系构成的,华贸中心必须强调城市设计理念,发展商要树立对城市的责任感。我们认为:建筑是为社会服务的,建筑不仅对使用者而且与整个社会有关,华贸中心必须强调社会效益,发展商要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我们认为:建筑是百年作品,本身就构成了城市的历史,华贸中心必须建成领先一个世纪的作品,发展商要有历史责任感。”
正是这种一以贯之的信念力量的作用下,华贸团队整合全球顶尖资源,创造性的跨过重重难关,成就伟大时代的伟大作品。在房超看来,一个伟大的企业,绝不单是因其大,也不是因为最赚钱,重要的是令人尊重。身为高端商业地产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呼吁不要过于追求发展速度,应当更注重发展质量,做不留遗憾、对历史负责、经得起历史考验、不会被时代抛弃的百年精品。
为了保持与世界同步,华贸中心开启了漫长的持续提升之路。注重品牌的长期经营,打造百年品牌、百年老店,对于华贸中心而言,一切才刚刚开始。围绕体验经济,华贸商业重新进行规划品牌组合,改造空间氛围,调整购物动线,引入具有国际品质感的独有品牌与人气品牌,保持领先地位。围绕国际金融品牌生态圈的营造,华贸写字楼着眼长远利益,严格把控入驻客户品质,持续提升客户服务与商务配套,客户满意度逐年攀升。丽思卡尔顿、JW万豪两座酒店创新客户服务内容,自然融入艺术人文气息,不断将极致服务推向新高度……
以北京华贸中心推动CBD东扩,改变城市格局,树立城市地标之后,房超正在潜心研发华贸二代产品——苏州华贸中心,一个兼具苏州气质、国际品质的世界商圈呼之欲出。我们期待,“三个负责”信念在苏州以及更多城市结出硕果,引领商业地产行业在新城市化浪潮中走向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