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京津冀及周边20城明天再遇重污染 环保部发出预警
时间:2016-12-09 12:59:44  来源:新京报  作者:王硕 

  10日至12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中南部、晋东、豫北、鲁西等地超过20个城市,可能连续3天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个别城市或出现1天以上的严重污染。预计12日晚间开始,受冷空气影响,重污染自北向南逐步缓解。

  昨晚,环保部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预警,并已向天津、河北、山西、河南省(市)人民政府发出重污染天气预警函,提醒各地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另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预报,9日白天,北京受高气压影响,扩散条件较好,空气质量1级优;10日仍可维持良至轻度污染水平;11日、12日两日为中至重度污染水平。

  【追问】

  为何京津冀区域秋冬季重污染频现?60个城市统一启动重污染预警响应有用吗?昨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首席科学家柴发合向新京报记者解答了这些疑问。

  1 京津冀重污染为何频繁发作

  柴发合表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人口多,区域内产业以重化工为主,且沿太行山布局,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污染物排放强度处于高位。

  进入冬季后,整个区域都有燃煤采暖。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主要城市在冬季采暖期间的SO2日排放量相比年均水平增加近一倍,PM2.5增加50%左右,NOX和PM10增加20%左右,VOCs增加10%左右。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巨大是出现大范围区域性重污染的根本原因,短时间内无法发生根本转变。在此基础上,一旦出现大范围的逆温、静稳和高湿等不利的气象条件,区域内的大量污染物无法扩散出去,就会诱发区域性重污染。

  柴发合介绍,2013年以来的监测数据分析表明,秋冬季重污染期间,京津冀中南部区域多个城市经常同时出现重污染。气象分析和空气质量模拟也表明,京津冀中南部区域处于同一个大气流场,污染传输的相互影响显著。

  同时,京津冀及周边城市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运输体系上都有相似性,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量表现为南高北低,秋冬季南风为主导风向时,就非常容易发生区域性重污染。

  12月2日至4日的京津冀区域重污染过程中,近50个城市同步出现了重度以上污染。柴发合认为,各地必须抛弃统一应急是为他人“打工”、“无用论”和“等风来”的思想,统一采取联防联动的应急措施,这对区域性的重污染应对非常必要。

  2 重污染预报为何和实际有差异

  柴发合介绍,2013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成立了预报中心,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数值预报和人工订正技术,手段不断完善。目前,在污染预报的范围、起止时间和程度上,已经达到了精准水平。近两年,每次预报都很准确。

  “最近出现预报浓度高于实际浓度的情况,大家觉得预报没有以前准了,其实不是。”柴发合解释说,预报仍然准,只是近期采取强有力的应急措施导致污染物排放量下降了,预测浓度与实际结果的差异,反映了采取措施的效果。

  比如对2日-4日的重污染过程,无论多模式数值预报还是预报员基于多年经验的判断,在系统性偏南风输送条件下,通常仅需一两天,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和石家庄等地就会出现连片的重污染。

  也就是说,预报从2日开始,京津冀大部分城市会被区域性重度污染笼罩,部分靠山城市甚至可能出现严重污染。但实际监测结果表明,北京、天津和廊坊等地达到重度污染的时间,比所有数值预报模型和预报人员的判断都推迟了一天,3日才达到重度污染。柴发合表示,其根本原因,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60多个城市提前采取了应急响应措施,污染物排放较之前有较大幅度下降,使得在不利天气条件下,污染物的累积时间从原本的3-4天缩短到2-3天。

  3 为何60城统一启动重污染预警

  12月2日至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遭遇了今年以来最严重的污染,受影响城市近百个。重污染过程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有60个城市同时启动预警响应。据了解,这是首次实现区域高级别、大范围预警应急联动。

  柴发合表示,污染物在区域间通过传输相互影响,各城市重污染的发生发展,往往是本地污染物排放与外地传输叠加的综合结果。在京津冀区域同一个大气流场内,单个城市独自采取行动难以达到治污控霾的效果,区域联防联控势在必行。

  他举例说,11月17日-19日,环保部就曾针对重污染过程采取统一的预警应急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北京市实际污染情况明显低于预测值。

  今年环保部持续推进统一预警标准,目前已经实现了北京、天津、河北全境及河南、山东部分城市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环保部也明确规定,当预测可能出现3天及以上重污染天气时,应按空气质量预报结果上限确定预警级别。可能出现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天气时,应根据上级预警提示,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预警级别。

  因此,在预测到12月2日-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可能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重污染过程时,环保部就向各地发出预警提示,明确了污染持续时间和各地污染程度,区域内9个城市启动红色预警应急、24个城市启动橙色预警应急、22个城市启动黄色预警应急,第一次真正形成了统一预警应急、区域联防联控的局面。

  4 统一预警后为何污染仍很严重

  谈到60个城市同时启动预警响应的效果,柴发合表示,12月2日至4日重污染期间,京津冀区域的气象条件与2015年11月27日-12月1日过程相似,当时北京、天津、保定和廊坊的PM2.5日均浓度分别高达478ug/m3、303ug/m3、533ug/m3和478ug/m3,持续时间都在5天左右,而这次四个城市的PM2.5日均浓度最高为252ug/m3、267ug/m3、327ug/m3和317ug/m3,持续时间都是2-3天,污染峰值和持续时间都比去年大幅下降。

  但京津冀单位面积的污染物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数倍。在这种高排放强度下,尽管大范围的区域统一预警应急行动,对于缓解重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有一定效果,但目前污染物浓度下降的幅度,还没有达到公众通过目测和直观感觉就能区分出来的程度。

  柴发合说,目前阶段,重污染天气的形成仍是气象要素控制,一旦气象条件不利,就可能形成重污染。而重污染过程的结束,也一定是随着气象条件的好转而彻底终结。

  “要彻底消除重污染,涉及生产方式、能源利用方式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彻底调整,目前调整不可能一步到位。”柴发合表示,污染治理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后随着各地污染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当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时,重污染天气形成受气象条件影响也将越来越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