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作为重庆“一圈两翼”战略的重要支点,近年来城市经济发展超过2003年万州城市总体规划的预期目标,经济总量及增速已在重庆六大区域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但从城市发展要求来看,存在居住用地比例偏高,公共设施用地不足,旧城区密度过大,人口和设施过于集中,交通及环境压力很大等问题。去年5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明确提出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战略定位。一个月后,国务院办公厅又批复万州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新形势,市委市政府对万州发展提出了提档提速、扩容增量的目标和要求。
修订后的城市总体规划将万州定位为重庆第二大城市,三峡库区经济中心与开放门户,成渝经济区及西三角东部综合交通枢纽,和谐稳定新库区的示范区。规划近期至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100平方公里;中期2020年左右,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130万-1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135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建设用地90平方米左右。
按照规划,万州中心城区将形成“一江四片,一主两副,九大组团”的总体布局结构。中心城区主要向南北方向发展,适时向东西方向发展。南部拓展区主要集中在高峰地区,为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要园区;北部拓展区结合高铁站形成客运枢纽,发展商务、市场、旅游服务等;东部拓展区以发展高新产业为主,引导教育科研与高新产业互动;西部拓展区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
万州四大定位
○重庆第二大城市
○三峡库区经济中心与开放门户
○成渝经济区及西三角东部综合交通枢纽
○和谐稳定新库区的示范区
昨日下午,市长黄奇帆在结束了全国两会的各项议程返渝后,旋即主持召开市政府第9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重庆市万州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1年修改方案》。按照该规划,到2020年,我市将把万州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文明、富有历史传统文化、独具三峡平湖风貌的现代化城市。
万州工业园区升为国家级
万州作为重庆“一圈两翼”战略的重要支点,近年来城市经济发展超过2003年万州城市总体规划的预期目标,经济总量及增速已在重庆六大区域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但从城市发展要求来看,存在居住用地比例偏高,公共设施用地不足,旧城区密度过大,人口和设施过于集中,交通及环境压力很大等问题。
去年5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把万州建设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明确提出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战略定位。一个月后,国务院办公厅又批复万州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新形势,市委市政府对万州发展提出了提档提速、扩容增量的目标和要求。
2015年中心城区约100万人
修订后的城市总体规划将万州定位为重庆第二大城市,三峡库区经济中心与开放门户,成渝经济区及西三角东部综合交通枢纽,和谐稳定新库区的示范区。规划近期至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100平方公里;中期2020年左右,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130-1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135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建设用地90平方米左右。
万州中心城区将形成“一江四片,一主两副,九大组团”的总体布局结构。中心城区主要向南北方向发展,适时向东西方向发展。南部拓展区主要集中在高峰地区,为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要园区;北部拓展区结合高铁站形成客运枢纽,发展商务、市场、旅游服务等;东部拓展区以发展高新产业为主,引导教育科研与高新产业互动;西部拓展区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 据重庆日报
从四个方面进行定位
万州作为重庆“一圈两翼”战略的重要支点,近年来城市经济发展超过2003年万州城市总体规划的预期目标,经济总量及增速已在重庆六大区域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但从城市发展要求来看,存在居住用地比例偏高,公共设施用地不足,旧城区密度过大,人口和设施过于集中,交通及环境压力很大等问题。去年5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把万州建设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明确提出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战略定位。一个月后,国务院办公厅又批复万州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新形势,市委市政府对万州发展提出了提档提速、扩容增量的目标和要求。
修订后的城市总体规划将万州定位为重庆第二大城市,三峡库区经济中心与开放门户,成渝经济区及西三角东部综合交通枢纽,和谐稳定新库区的示范区。规划近期至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100平方公里;中期2020年左右,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130-1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135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建设用地90平方米左右。
城区总体布局结构确定
按照规划,万州中心城区将形成“一江四片,一主两副,九大组团”的总体布局结构。中心城区主要向南北方向发展,适时向东西方向发展。南部拓展区主要集中在高峰地区,为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要园区;北部拓展区结合高铁站形成客运枢纽,发展商务、市场、旅游服务等;东部拓展区以发展高新产业为主,引导教育科研与高新产业互动;西部拓展区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