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讨薪民工被判刑该不该被同情?
时间:2016-03-18 09:45:07  来源:南方网  作者:宋潇 

    3月16日,阆中市人民法院在阆中市江南镇公开宣判一起妨害公务案,8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6—8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其中两名宣告缓刑。至此,这起在当地轰动一时的农民工讨薪演变为妨害公务的事件尘埃落定,8名被告人均对自己不理智的行为追悔莫及,事件也再次敲响了理性维权的警钟。

  一直以来,频发的讨薪事件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而农民工常常被认为是讨薪事件的弱者,同情弱者本无可厚非,可如果总是带着不平等立场看待问题,无异于是给自己也给他人添堵而已,本应诉诸理性的维权,却让有理变成了无理,结局可想而知。

  透过农民工讨薪妨碍公务一事,可以清晰地看来呈现出来的鲜明对比。农民工讨薪,根源是企业或者政府部门欠薪,要说最应该被追责和判刑的,理应是作为欠薪的那一方,如果不是存在欠薪问题,农民工怎么会义愤填膺般地讨薪?这种看法自然是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也没有丝毫不合理,但就是这样自然而然的观念,给了农民工讨薪乱来的理由。

  另外,在整起事件中,农民工一直是弱者,这点我不否认,但是弱者也要有弱者的生存态度,即便自己有苦说不出,也不足以构成围观起哄扰乱公共秩序的理由。本身农民工群体法律意识就较淡薄,部分农民工也不知法、不懂法,更不懂用法律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发生拖欠工资问题就集体上访,甚至发生过激行为,这些选择都是不理性的,虽然在突发事件面前,或者是在涉及切身利益的时候,很少人能够选择理性,但是至少也要想想后果。

  同样,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带着这样的标签立场,都会理所应当地认为是农民工很冤枉,殊不知,正是这样不全面的解读,让所有人都陷入了一个情理误区,这样的误区叫“法不责众”。

  虽然在法理上不存在法不责众的情况,但是在生活中这种观念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法不责众”这个词,本义是指法律规定对个别人违法容易追查,若违法的人比较多,就难以追查,甚至只能放任自流。但是,这种现象的前提是法制不健全,执法观念死板,放在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法治逐步深入人心,执法理念已经发生根本改变,但有些人竟然还拿出“法不责众”做挡箭牌,难免让人笑话。

  由此看来,农民工被判刑确实值得惋惜,但惋惜过后是痛彻心扉的反思,类似事件的处理方案,首先应该是让欠薪一方给出合理说法,让那些“老赖”能够及时得到严惩,而不是让农民工自主维权,当地政府部门的失位,客观上也造成了农民工们讨薪无门的难题。

  所以,如果以过激方式讨薪而触犯法律,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只是,若每次严惩的背后都要伤害民工的感情,作为欠薪的那一方就不应该继续逍遥下去。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