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部六省新五年考: 工业化加速期的转型路径
时间:2016-03-11 10:36:2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何苗 裴蕾 

  过去十年间,传统意义的中部六省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统领下,走出了各自有别的成长路径,并在“十二五”期间开始了转型的蓄势。

  而谁将率先走出工业化中期,谁将更快完成三二一的产业布局,是中部六省在“十三五”期间的主要比拼。

  湖北、湖南: 越增长 越轻盈

  21世纪宏观研究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算出中部六省“十二五”期间经济年均增速、三次产业年均增速,发现过去五年间,六省的GDP年均增速排位是:安徽、湖北、江西、湖南、河南、山西,分别为10.78%、10.7%、10.48%、10.46%、9.64%、8%。

  但从第三产业来看,湖南、湖北则表现抢眼。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湖南省第三产业年均增速11.34%,湖北为10.82%,在中部六省分列第一和第二。到“十二五”末,湖南的三次产业结构已调整为12∶45∶43,湖北为11∶46∶43,是六省中二三产比例最为接近的两个省份。

  2015年,中国经济成绩单中最亮眼的一处在于,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但是,服务业对于我国经济的贡献更多表现在率先转型的东部地区,在中部地区,三产比重超过二产的只有山西,二三产比例为40.8∶53。

  但山西的三产超过二产除了该地第三产业发展提速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自2013年起,第二产业连年下滑,所占份额逐年萎缩所致。与两湖的二三产业齐头并进之势不可同日而语。

  从GDP总量来看,湖北、湖南是中部地区的第二梯队,长期处于竞争的胶着状态,并将于2016年同时迈入3万亿。数据显示,“十二五”的第一个年头,湖南以总量19669亿元的微弱优势领先于湖北,两地仅相差37亿元。而自2012年起至今,湖北就一直在总量上领先于湖南,并且差距有拉开之势,从2012年的领先一百亿到2015年的领先五百亿。

  这得益于湖北工业大省的优势,根据湖北“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该省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千亿产业发展到14个。数据亦显示,五年间,湖北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四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而在湖南,这样的优势却更多表现在第三产业上,作为中部唯一一个“十二五”期间三产增加值连续保持在11%以上增速的省份,近年来,湖南全面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围绕十大产业谋划建设重大项目,在湖南“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更是将加快推进服务业现代化摆在了突出位置。

  在中部六省中,两湖的第三产业率先实现突围,在2016年比重将超过第二产业,这也为中部地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样本。

  河南、安徽、江西:强势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个是中部六省传统的总量冠军河南,一个是“十二五”期间的增速冠军安徽,还有一个是后起之秀江西,这三省本不应处在一个重量级。

  但是比较发展模式而言,三省的发展路径有颇多相似之处,首先是通过大规模的基建投资来构建发展的基础,河南、安徽均提出以省会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网络;其次是中心城市战略,以及以新兴产业的布局来抵消传统资源性产业下滑的影响,实现产业结构的换挡升级。

  从过去五年的数据来看,安徽、江西均自2014年起加大了投资的规模,其中安徽连续两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过当年GDP总量,江西2015年也是如此。

  从三次产业比重来看,河南为11.4∶49.1∶39.5,安徽为11.2∶51.5∶37.3,江西为10.6∶50.8∶38.6,说明三省依然是第二产业强势,处于工业化的加速期。

  因此,作为传统的资源大省,中部这三省将转型升级重点锁定在了工业内部,这也是传统资源性行业下滑倒逼所致。

  安徽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该省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7.6%,高于全部工业11.5个百分点,产值占比由上年的20.2%提高到22.4%。并且早在2014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就超过了40%。

  2015年,安徽推出了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每年将安排20亿元至30亿元的产业专项资金扶持基地建设发展。河南早在“十二五”初期就制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随着郑州航空港作为全国第一个航空经济试验区的打造,河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围绕此进行布局。

  21世纪宏观研究院认为,安徽、河南、江西正处于一个换挡期,新的变化已经显现,支撑工业的不再是传统行业,也不是高耗能产业,而是新兴产业,以此路径进行的工业内部转型,前景可期。

  山西:巨量投资成为稳增长关键

  在中部六省中,山西本不该成为需要单独列出的对象。然而,由于过于依赖煤炭等资源性产业,在转型升级中措手不及,以及一些其他特殊原因,山西经济增速自2014年始遭遇了近乎一半的下滑。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山西GDP年均增速8%,其中2011、2012和2013年这三年与中部其他省份齐头并进,差距并不大。而到了2014年,这个数据突然从上年的8.9%降为4.9%,2015年继续下降为3.1%。

  上述下滑主要表现在第二产业上,山西第二产业增加值速度从2013年的9.8%降为2014年的3.6%,再下滑至2015年的-1.1%。第二产业增加值甚至比“十二五”初的2011年还要低。

  为此,为了稳增长,山西首先选择的是大投入,把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数据显示,山西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已超过其GDP总量,达到近1.4万亿。这与其2015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1.3万亿基本吻合。这些固定资产投资包括:铁路投资,公路投资,水利投资,外送电通道和电网建设投资等等,以基础设施投资为最。

  根据当地政府工作安排,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投资依旧是山西稳增长的主要抓手,唯有经济企稳,转型升级才有可谋划的空间。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