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长时段眼光看城市规模
时间:2016-03-03 10:31:35  来源:澎湃新闻网  作者:澎湃评论 

    近日公布的统计公报显示,至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27万人,比上一年减少了10.41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较上一年的996.42万人减少14.77万人,同比下降1.5%。这被视为“上海外来人口十五年来首现负增长”,因而引发各方瞩目。

    我们认为,很多经济发展的事,时间短,看不明白,不妨换用历史的长镜头,这样趋势就清清楚楚。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尊重城市发展的规律。城市发展规律由五个构件共同组成。

    其一,需求。城市规模本质上是个企业和居民的选址问题,是经济主体权衡利弊的结果。企业选址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个人选址反映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二,约束。企业和个人的决策面临资源与环境容量约束。其三,价格。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城市规模必然小于容量约束,而不会突破约束。其四,供给。虽然在短期内资源环境的总量是给定的,但是在长期,资源和环境的总量可以通过经济增长以及技术和管理手段来增加,在国际上没有人为设定城市承载力的先例。其五,政策。当市场出现无法通过价格机制来解决的外部性问题时,政府职能是减少负外部性,增加正外部性。

    如果不充分认识到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不重视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就会给实际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惑,甚至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在规划城市未来人口和空间的时候,如果住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增长跟不上人口的实际增长,那么将出现价格调节供求的结果。在住房市场上,如果住房供应不足,房价上行压力将始终存在。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由于缺乏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那么,出现短缺时,就可能不得不用行政手段来强制平衡。

    过去曾反复出现政府规划的城市人口规模被早早突破的情形,这在本质上是因为供给不足,而不是需求过多。

    如果对城市人口规模采取行政管制,必然出现对常住人口的差别化对待,尤其是在公共服务方面,而这与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的改革大趋势相违背。公共服务的作用原本是要缩小人们由收入差距带来的福利差距,但如果将公共服务与户籍挂钩,而户籍门槛又与技能挂钩,那么,公共服务的覆盖对象就并非城市中最低收入群体,其作用反而是扩大常住人口的实际福利差距。同时,对低技能者设定更高的落户门槛,必然导致这部分劳动力的供给不足或劳动力成本上升。

    回顾人类历史,城市人口规模是在城市发展规律之下决定的。美国最大的几个城市人口出现过下降。但是,美国的城市定义与中国不同,美国的大城市仅是连成片的大都市区的核心部分,人们离开大城市,并不一定离开了大城市所在的大都市区。即使以特大城市本身来看,其人口下降的趋势也早就终结了,美国最大的几个城市的人口大多已经超过1970年代。唯一的例外是底特律,这个汽车城的人口持续减少,是因为汽车产业大量迁出美国,而底特律又没有发展起替代产业。

    再看日本,东京都也曾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过几年人口下降的趋势,但只是昙花一现,东京的人口重新开始恢复性的增长,即使全日本的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

    不只是美国和日本,在法国、英国、加拿大,在世界上的每一个值得研究的市场经济国家,每一个国家的特大城市(尤其是其最大的城市),以及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这样的城市型经济体,人口都无一例外地在持续增长。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要走二三十年,还有几亿人要进城。等到中国基本完成城市化的进程,如果你有幸见证“全球文明城市”的荣光,到那时,再来回顾今天的数据,你会发现,你担忧的事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毫不起眼的浪花一朵。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