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3日,优步软件在西安开始运营。但在落地西安4个月后,部分优步司机反映出现大规模账号被封的情况,账号内的运营款被扣。昨日,优步方面回应称,账号被封疑与司机刷单行为有关。
站在司机的角度说,账号被封,导致里面的运营款无法提取,这意味着,不仅要承担一些损失,一条财路还被堵了,自然有人要讨个说法了。但站在公司的角度,封号行为也完全有着能够自圆其说的理由和依据。于是,双方出现了尖锐的对立。
按说,市场经济里的每一个参与者,固然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考量,出现矛盾和纠纷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因为建立了一套成型的规则和制度,各种矛盾和纠纷的化解也都能“有法可依”。一个共识是,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没有法治的保驾护航,市场经济就不成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里的纠纷和矛盾,有赖于健全、高效的法治。哪一方有理没理,总能在法律层面上分出个子丑寅卯来,既维护了每一个参与者的利益,也保证了整个市场大环境的良好运行。法治对于市场经济尤其重要、不可或缺。
所以,这个社会,也一直倡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大大小小的问题、矛盾或纠纷都能通过法律通道化解,这才是法治社会的常态。从道理上讲,优步打车软件封号事件,自然也应该回归到法律轨道中来解决最好不过,说这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也不为过。
但是,不能不说,在打车软件这个问题上,虽然诞生也就不到两年时间,但能量巨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成为民众的“日用品”和“必需品”。不过,在打车软件日益强大的背后,我们也能看到,网络约车本身的安全性、服务质量等问题也开始显现,而对于不少地方严厉的封杀政策,舆论则颇有批评。可以说,打车软件外部的生存环境,自身的合法性、安全性和规范性,以及监管部门的缺位,都在影响其进一步的发展和命运走向,以至于逐渐成为一个必须要快速明确的法律议题。
可以说,当打车软件自身的合法性都没有解决,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就不奇怪,进而,无从有效预防以及有效化解各种问题更成为一个棘手问题。换句话说,打车软件要继续往前走,既往的野蛮生长状态已经不可持续,而必须在“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的逻辑下求解。用时髦的话来说,法治社会,专车不是法外之地,需要系统性的顶层设计。
就在前几天,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出租车改革意见”、“专车新规”两个征求意见稿已经征集意见结束。纵观整个征集意见的过程以及结果,争议很大,撕扯激烈,几乎在诸如私家车能否运营等一些关键性问题上,毫无共识可言。由此而言,专车的命运,充满着不确定性,但时不我待,现实需要尽快终结这种不确定性。正是在这个特定的大背景下,西安发生打车软件司机账号被封的情况,其实也是从一个侧面在呼唤着打车软件的“法治经济”,这个案例本身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不妨成为相关部门决策中一个现成的参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