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廖晓义:用创新互联网思维重构乡村文化和治理
时间:2015-11-11 17:01:05  来源:城市化网 

  城市化网讯 近日,在长沙县开慧镇举办的世界创客大会上,一位举止翩翩的论坛分享者,在舞台上以女性独有的视角,向大家阐释了乡村环保这一重大课题。这一被她称为“乐和”模式的乡村建设模式,因为互联网思维的运用,显出了更加具有现代气息与生命力。这位分享嘉宾,便是城市化委员会委员、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创办人兼主任廖晓义。

  让老百姓乐在乡村之中 需要不断强化村民自治

  廖晓义认为,人类发展需要基于两个原则,一是生态友好,一是人文友好。当今中国社会,在街道和行政村层面下缺少自治组织,需要把大家组织起来,让快乐成为生活,让生活成为生计。

  廖晓义一直致力的“乐和家园”模式的探索,是一条以乡村建设为基础的城镇化道路,以地方党委政府为主导力量,以社工站为技术支撑平台,村民们通过互助会、联席会来参与村庄治理,在“乐和大院”、“乐和书院”和“乐和庭院”三大空间激活乡村社会,从读、耕、居、养、礼、乐六个方面复活乡村文化,通过倡导集体自强、个人自主、生态自然、道德自律、乡村自豪五大特质,形成合作经济为基础的乡村共同体机制,实现“天地人和,乐在其中”的目标。

  “要让老百姓真正扎根在乡村,乐在其中,需要的是群众之间的自治,只有村民的自制力增强了,大家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同参与到乡村建设之中去,我们的模式才真正的起到作用。”廖晓义说。

  回归文化教育 重塑乡村邻里和谐关系

  怎样让农民邻里之间关系更融洽,从而使大家凝聚力更强,更加积极地参与乡村建设?成为了廖晓义深入研究的课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廖晓义和她的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乐和六艺活动”。“乐和刘艺,就是读、耕、居、养、礼、乐都是让农民当主角,自己选文化活动的主持人、礼仪先生或小姐,自己编排话剧自己演,这激活了他们的主动性、道德感、社会性和公益心。”廖晓义介绍,“我们把他们参加活动的图片贴在墙上,他们会高兴地找自己的相片,觉得生活得劲了!很快地,他们自愿参加大院书院建设、一起建小剧场,乡村关系重新变得像个大家庭了。”

  现在,廖晓义认为,需要加强乡贤队伍的培训与建设。“包括农艺师、茶艺师、礼仪师等,让他们能在乡村旅游中发挥重要作用;乡童是乡土文化的传承,他们是乡村的未来,必须要注重乡童的教育;村官则是乐和生计发展的重要推手,要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另外,社工知识结构的重建,游客及创客的吸引,是乐和生计的外部能量,他们也很重要。”

  “互联网+”让乡村走向世界 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

  乐和乡村在全国实行八年来,在湖南长沙县、山东曲阜、四川、重庆等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已取得实效。而最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以及国家对乡村互联网建设的加大扶持,廖晓义团队也正在加速与互联网、创客的结合。

  “我最近十天开了三个会,读了两本书,生了一场病”。而这三个会都与互联网、电商紧密相关。“我们以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终于要‘出土’了,要对接云端了。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也将带动乐和生计的发展,使乐和农村从过去的单脚跳变为双腿跑了。”廖晓义说,“互联网+的意义不只是让乡村用上互联网这种技术,它更重大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更为开放的平台,可以链接到各种人才、资源、资金与市场。所以,乐和乡村在互联网+的建设上会比过去更为开放。”

  据廖晓义介绍,乐和生计将通过众筹、联营、共享的途径来培养五个“果子”:一分田,这是保证乡村生态的种子;一个院,乐和乡村将首先尝试选10家农户,建10个院,可以是养老院,可以是文化大院;一窝蜂,它代表的是乡村土产,健康的食物链重建;一群娃,它是乡村持续和谐发展的未来;一个园,它代表的是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一个未来乡村创意产业的载体。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