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成都:2020年城镇化率77%
时间:2015-11-04 20:40:34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董焦 

    4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了“成都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专题新闻发布会,由该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成都市新型城镇化规划的相关情况。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兴军介绍,依据国家、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决策部署,《成都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日前正式编制完成(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

  《规划》提出,要围绕“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定位,深入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充分发挥“首位城市”作用,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人口聚集化、产业集聚化、公共服务功能化为重点,加快推进“城市空间、城市产业、城市生态、城市管理和城乡形态”转型升级,形成以“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网络城市群为特征的大都市区城镇形态格局,增强就业吸纳能力、人口承载能力和城市人文魅力,着力建设宜业宜居品质城市,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刘兴军介绍,《规划》明确了六个原则:一是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二是尊重规律,改革创新;三是一城多市,全域统筹;四是生态文明,绿色低碳;五是文化传承,和谐包容;六是带动引领,扩大开放。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成都将抢抓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首位城市”的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积极主动融入和参与国际国内合作竞争,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

     根据成都“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定位和到2025年将全面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这一中长期目标,《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化形态格局更加优化,城镇化产业支撑更加有力,城市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城市人文魅力更加彰显,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保持领先,基本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通过模型测算,成都将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目标确定为1650万人、77%。

   亮点工作:十大方面重点推进

     一是推进中心城“双核共兴”。以“北改”工程为龙头,加快中心城区有机更新,高起点建设天府新区(直管区),坚持实施“小街区规制”,加快形成错位发展、“双核共兴”发展格局。

  二是加快卫星城“独立成市”。按照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发展要求,明确龙泉驿、新都、青白江、温江、双流、郫县、新津、都江堰等8个卫星城的定位,如龙泉驿定位为汽车城,双流定位为临空产业城、都江堰为旅游休闲城。公共服务方面,将打造涵盖公园绿地、公共交通在内的十分钟便民服务圈;同时,规划、土地、财税政策也将进一步向卫星城放权和倾斜。

  三是积极培育中小城市。全面提升金堂、彭州、崇州、大邑、邛崃、蒲江等区域中心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永宁、新繁、安德、寿安等10个人口规模在5万人以上的小城市;建好“天府古镇群”和商贸、科技、农业示范镇等特色镇。通过点、线、面结合,将区域中心城及小城市、特色镇,培育成为全市统筹城乡的重要载体和农民就近城镇化的主要区域。

  四是推动市域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实现中心城区加速加密成网,天府新区(直管区)初步成网,全域成都实现轨道贯通。到2020年,随着地铁6号线等线路陆续投用,地铁运营线路里程达500公里,建成益州大道、IT大道2条有轨电车示范线,建成成灌铁路与西环线连接线等市域铁路工程,实现“县县通快铁”。

  五是做大做强工业支撑。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推动城镇工业体系转型升级;明确天府新区(直管区)、卫星城和区域中心城先进制造业发展导向,推进工业布局与城镇布局协调互动;探索建设城市新区的模式,加快完善工业园区的城市功能配套。

  六是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深入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聚集创新创业人才;以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成都科学城等重点示范区域辐射带动全域创新;打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夯实创业就业基础,驱动城镇化转型发展。

  七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明确人均公共服务设施享有标准,调整完善教育、医疗、文化、计生等行业和领域的规划和政策。同时,引导公共服务资源向卫星城、区域中心城、小城市延伸;推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放宽投资准入限制,以定标准、买服务、给补贴等形式,引导社会力量进入社区服务、养老、基本医疗检查、就业培训、科普教育等领域。

  八是传承城市历史文脉。严格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抢救性、传承性和生产性保护;打造“杜甫千诗碑”、文殊院历史文化保护片区等历史文化标志性载体,保护性开发洛带镇等历史文化名镇;在地铁站等城市建设中注入现代文化元素,塑造体现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风貌。

  九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以全面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抓手,加强市域生态体系建设,提升城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协同推进城镇化与绿色化。如,加快实施远郊区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范垃圾分类回收等。

  十是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政策,加快建立以积分落户和梯度享受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居住证积分管理制度体系,来蓉人员可享有相应的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就业、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