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宛城区委、区政府把加强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区建设小康社会的着力点,牢固树立“小城镇、大战略”意识,坚持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以开展“景观街道创建”活动为平台,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08年以来,全区累计投入小城镇建设资金约1.9亿元,全区城镇化水平已达49.8%,小城镇建设总体水平在全市名列前茅。
创新机制统筹实施。首先是理清思路,坚持支柱产业、小城镇、新农村建设三头并举,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以点带面推进小城镇升星创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其次,合理制定各乡镇小城镇建设年度目标任务。一乡(镇)一策,科学合理,体现特色。第三,区委、区政府连年把小城镇建设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体系,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并成立了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城镇建设工作。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每个月对会议落实情况和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督察,对发现的典型及时鼓励,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指正,并把城镇建设工作进展情况以简报的形式进行全区通报。鼓劲加压,大造声势,在全区范围内营造社会关心、群众支持、人人参与城镇建设的浓厚氛围。第四,认真检查指导,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制定小城镇升星晋级目标,推进乡镇升星晋级。
挖掘特色发挥优势。在小城镇建设中,宛城区坚持以业兴镇,以镇促业,以商活镇,以镇带业的方针,把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繁荣市场、发展乡镇企业、招商引资同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培育出了官庄,瓦店、红泥湾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中州名镇。
明确责任加强管理。近年来,宛城区各乡镇以“六创一迎”为契机,以创建“景观街道”活动为切入点,狠抓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市场建设管理。一是发挥基层作用,广泛参与。红泥湾镇把小城镇管理工作重心下移,以四合居委会为主体,成立新的城管中队,配备人员、车辆,设立固定办公地点,具体管理市场。二是网络化管理。瓦店镇、金华乡都投资10余万元建成街道视频网络管理系统,使沿街随地倒垃圾、占道经营等行为能够及时解决。三是管理细化。瓦店镇、黄台岗镇、金华乡把路灯分包到沿街各单位,由各单位具体负责管理,保证夜晚按时开关灯。四是在景观街道创建活动中,各乡镇围绕“道路硬化、两侧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清洁化、摊位规范化、管理长效化”的要求,按照创建时段,稳步推进,加大小城镇建设、管理、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城镇品位,“景观街道”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已经成为小城镇建设中新的动力和新的工作亮点。本文来源于南阳网 http://www.01n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