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治堵一不能靠涨价,二不能靠限外
时间:2015-09-29 10:26:42  来源:新快报  作者:新快报评论 

    日前,广州市交委主任陈小钢向市人大作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解决交通管理难点问题情况的报告》。会前会中,停车难、停车贵以及交通拥堵问题是人大常委会委员们最为关注的。

    公安局称,去年广州大幅度调整了停车收费,部分车主为节省停车费用违规停车,造成停车场、咪表泊位空置率高,今年乱停放警情同比大幅度增加37.66%。交警天河大队表示停车场收费高,珠江新城每月违停执法量达3万宗以上。

停车费贵了 道路更堵了

    值得反思的是,去年停车费上涨召开听证会之前,交委给出的理由恰恰是“停车费调整是广州治堵方案的一部分”。在舆论非议下,物价局还是宣布涨价了。一年多过去了,有关部门再也不敢宣传“涨价解拥堵”之说。因为事实就摆在眼前:停车费贵了,广州也更堵了。

    广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本地人口也超过1000万人。说远的,住花都、南沙的要进城,说近的,番禺居住天河上班的也有上百万人。想让大家别开车,都去挤地铁,这是根本不现实的。车开进来了,停车场收费太贵,怎么办?于是就路边临停,马路边等人,往偏僻角落去停。可见,涨停车费只能逼人别把车停进车位,却不可能阻挡汽车开进市区。广州道路临停塞车,就成了车主“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结果。

    有关部门为了减轻道路负担,减少拥堵,往往只会从压制需求的角度出发。表面上看,涨停车费是经济手段,说到底还是不容分说的行政手段。因为它并非是和公众商议的结果,不是对市场状况进行科学全面调研而来的。最后涨价遭遇民间各种形式的抵制,还带来更多的麻烦,这是决策者当初没想到或不愿意考虑的。按照“问题守恒定律”,解决一个问题,必然带来相应的后果。何况涨价就能解决堵车,本身是缺乏逻辑联系的。

限外地车有排外之嫌

    如今有人再次提出说要控制专车,因为“专车添堵、外地车添堵”。这也是有关部门的一面之词。仅仅说“广州的异地车牌本地化车辆已近30万辆”,就要去限外,去打击专车,这本身又会重犯类似“涨价能缓解拥堵”的逻辑毛病,其实这也属于简单粗暴的机械思维。

    异地车牌本地化使用,这种畸形状况是广州限牌的结果之一,也就是说,这里存在相当比例的本地人用车的情形。这些外地牌绝大部分不是什么黑龙江、湖北或福建的车辆来广州凑热闹的。所谓外地牌车车主可能就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邻居,甚至我们的老板,我们的领导。他们或许是广东人,甚至根本就是广州人。如果不是限牌,他们怎么会舍近求远去外地上牌呢?

    如果坚持要限外,说得难听点就是“排外”了。广州能有今天的成就,原因之一就是对全国不排外,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对近在佛山的都想去限制。非要限外,建议有关部门请第三方做个综合统计和长期跟踪:车辆上路减少了多少,拥堵程度减轻多少,市民满意度提高多少,最后就是——GDP降了多少!如果限外降低了GDP,让商旅绕广州离开,广州中心地位不保,那先问领导是不是答应。

不能简单压制使用机动车

    要限制专车也是如此。专车提高了车辆的使用率和周转率,降低了空驶率,提高了城市运营的效率。让更多的人随时都可以坐车上路,快速出门,而不再有停车之忧。公务员没了公车之后,有专车搭救。此外,更多的草根人士有了工作机会,提升了生活收入,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这一切,有关部门在行动之前又有没有想过。说大局观也好,说社会创新也好,说“互联网+”也好,每一样都能带来经济增长。官员应该都能明白个中道理,而不至于拿陈旧的法律去死磕吧?

    广州交通拥堵,本身是一种经济现象和结果,它的另一面就是城市化水平和广州的吸引力。只去压制机动车使用,压制专车,这无疑也是拿双刃剑砍人,符合权力习性,却可能“杀敌八百自损三千”。

    因此,只有经过充分的民间讨论和舆论发酵,中立全面科学的调查,谨慎的研究,同时后备检讨机制,才能推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政策。即使一下子做不到这么高层次,至少在说“要涨价”、“要限外”、“要杀专车”之前,得温习一个道理:任何社会政策的后果都是连锁反应的,是无法预料的,不要拍脑袋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