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无车日”广州为何静悄悄?
时间:2015-09-23 11:37:31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彭澎 

    9月22日是“无车日”,广州市没有什么举动。近年来,当广州市政府打算推出汽车“限外”政策时,遭到不少市民的反对。等深圳出台“限外”政策时,广州市解释广州交通状况只能算是“轻度拥堵”,因此不到最后一刻不再“限外”。

  这两天,“广州下午6点全国最堵”的说法极大地刺激着广州人的神经!毕竟切身感受到的实际情况绝非“轻度拥堵”那么简单。

  根据高德地图发布的二季度城市交通报告,广州拥堵指数比上季度上升19.9%,恶化速度全国第一。此外,广州晚高峰18:00是全国最堵时刻,拥堵延时指数高达2.48,属于“瘫痪状态”。

  这两个“第一”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广州几年前曾制定了“治堵三十项”大纲,显然,各种治堵措施要不是没找准症结,要不是就是没有真正落实。

  整体上,广州拥堵程度排名全国第三。最堵的五个城市,高峰平均拥堵和严重拥堵的里程占比25%左右。也就是说,每出行10公里,有2.5公里是拥堵或严重拥堵状态,驾车速度相当于人的跑步和步行。对高德地图的数据,广州市交委并没有回应。

  当然,政府的数据与第三方的数据的差距也并没有那么离谱。广州市交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第一周的拥堵指数大幅上涨,工作日的日均拥堵指数为6.50,属“中度拥堵”,环比上升11.46%。其中,早高峰拥堵指数为4.83,属“轻度拥堵”,环比上升14.45%;晚高峰拥堵指数为8.16,属“严重拥堵”,环比上升9.85。

  或者说,比起年初的整体“轻度拥堵”的判断,广州市已经改称“中度拥堵”了,其中,晚高峰是“严重拥堵”。政府数据与高德地图的数据大体一致。

  除了修路、大型活动等特定事件之外,从政民两个数据的分析来看,拥堵原因都指向台风降雨天气、专车快车的出现以及低速但持续增长的汽车保有量。

  不管怎样,拥堵的根本原因就是车与路的矛盾。车的增长太快,路的增长远远赶不上车的增长速度。这其中,也包括外地车、外地车牌(本地人用外地牌)的涌入,停车位的欠缺、乱停乱放等因素。因此,广州把解决拥堵的根本措施放在地铁公交建设上,认为公交出行率达到70%以上,拥堵就可缓解。而且预计这个目标大概在2017年左右实现。暂时不设想2017年后的事情,问题是,这两年怎么办?难道面对“中度拥堵”甚至“严重拥堵”无所作为?

  其实,好好从“治堵三十项”大纲中进行“配餐”,搞出一个组合措施来还是可以减缓拥堵状态的。更直接一点,陈建华市长提出的“建、增、管、限”的前三项要抓落实。其中,加大拥堵路段的地铁建设力度是较为根本的措施;对黄埔大道、广州大道、中山大道、东风路等拥堵路段全面改造,如有些立交桥下的绿化带可以改成掉头车道;建设水上巴士系统,发展公共慢行系统、公共自行车系统、人行天桥及空中连廓系统、地下通道系统等;把地下空间尽量建成停车场,将违规改作他用的停车场恢复原有功能,按片区建设大型停车楼宇;适当考虑建设轻轨和有轨电车等。

  但是,真正要立竿见影产生效果可能还得在“限”字上做文章。一个思路是把原先的“限外”方案涉及的地段范围和时间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另一个思路是,如果对广佛同城化、省会城市地位等无解,充分照顾周边城市的利益,那么,可以考虑尾号或单双号限行,这样,广州人与外地人就都平等了。

  当然,也可以继续试探广州市民的拥堵承受力,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言“限”,假设到了大多数人都喊“受不了”,再出台限制性措施。今年“无车日”,广州市延续了三年来冷处理的方式,不再设立禁行区,也不封存公车,领导也不带头乘坐地铁、公交,变得更加“实际”了。这从某一个方面证明广州的治堵方针已定,正按部就班执行;但是如果在执行计划的同时,对市民的呼声有更多的回应,对治堵方案有更好的微调,就更加理想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