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不妨对建设项目评价来个“反评价”
时间:2015-08-21 10:02:05  来源:金黔在线  作者:高创 

    在连续3场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新闻发布会上,“涉事企业天津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安全评价报告到底何时能公开”被记者多次问起。一位资深化工从业人员表示,类似于PX等重大化工项目的安全评估甚至比环评更重要,但无论是行业内还是法律管理上,安评的关注度都还赶不上环评,并且“走形式是安评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8月16日《中国青年报》)

    从顶层法律框架来看,无论是《安全生产法》抑或《安全生产许可条例》,的确对一些从事特殊行业的企业开展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作出了规范和要求,足见对安全事故预防管理的重视。但正如业内人士所言,“走形式是安评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放言工程建设的评价手续,除了一些矿山化工项目的“安评”,更为普遍的房建、路桥等工程建设项目中,环评、雷评、水评、能评……纷繁的评价项目如乱花迷人眼。

    平心而论,一个稳固且能取得实效的评估体系既会得到官方推动,亦会得到民间认可。但反观这上述评项目,基本的事实是,在多数情况下企业在被动应付,在环环相扣的审批手续中,建设主体的“通关”心态不难体会。诚然,项目建设、工程开工,如果不具备相应手续、不开展相应评价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更在一定程度上扰乱建设秩序,伤害社会和谐。但如何把不必要的手续精简,将“评价”从纸上落到项目上、从报告中回到现实中,对现有项目评目评价体系进行“反评价”,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深思的问题。

    项目评估饱受社会诟病并非空穴来风,一方面,相关评估机构或是政府部门的下属单位,或是与其藕断丝连的社会机构,在这层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社会关系中,很难说清楚谁在为谁服务,谁在评估过程中大肆渔利。但起码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利益关系说不清道不明,至少客观上为权力寻租营造了不小的空间。另一方面,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项目评估让评价变了形,走偏了道。以所谓的社会第三方评估为例,一些机构甚至连工程建设现场都不曾到过,硬生生地造出一本合乎规范、数据清晰的评估报告,而建设单位需要做的就是花钱买报告。甚至更多时候,评估机构拿着一本万能的“报告模板”,在更换建设信息与相关数据后,敲上韵味十足的大红印章,一本报告旋即出炉。其实,这其中,卖的无非是“资质”钱。

    项目评价乱象已不光为企业群众深恶痛绝,在今年的4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上,李克强总理曾斥责中介评估乱象,他说:“现在要建一个项目评估环节实在太多了:环评、水评、能评、安评、震评、交评、灾评、文评、雷评、气评……这个评、那个评,一些地方的同志都把这些评估编成了笑话!”笑话评价一方面壅塞了简政放权的通道,另一方面也让初衷良善的评价体系失去了意义。今年5月底,中国气象局下发通知取消“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防雷产品测试”、“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与气象探测设施或观测场布局图”和“新迁建气象站现址现状图、新址规划图”等4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以切断中介服务机构与政府审批部门存在的利益关联,减轻企业负担。

    可以说,这是一个规范项目评价体系运行的好信号。当然,还有许多仍在运转的必要评估项目,除了明晰权责、剪断利益瓜葛以外,倒不如尝试对现存的项目评价体系来个“反评价”,运用一套“反评价”体系与评价体系匹配,对评价运行效果、制度漏洞、利益关联进行深入反思和优化,扬长避短,真正让项目评价抵达服务于民的终点。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